ICS 29.020 CCS K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393—2023 高海拔微地形微气象条件下 电网区域风害分布图绘制方法 Drawing method of wind damage map of area in power grid in consideration of high altitude microtopography and micrometeorology 2023-03-17发布 2023-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2393—2023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术语和定义 风害分级原则 5区域风害分布图绘制 附录A(规范性) 线路杆塔风害风险评估方法 附录B(资料性) 微地形区的主要类型 13 附录C(资料性) 区域风害分布图绘制流程与实例 14 参考文献 GB/T4239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高原电工产品环境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昆明电器科学研究所、武汉市智勤创亿 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恒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南方 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大理局、云南省气象台、红河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昆明理工大 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 电公司贵阳局、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 供电局、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保山供电局、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 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广西大学、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御棠、马仪、方贤才、赵磊、钱国超、束洪春、杨阿娟、李锐海、周仿荣、孟宪红、 张永双、黄增浩、牛林、许彦艳、张其林、王婵、董俊、朱梦梦、杨光武、黄商、刘世增、田松丰、吕刚、高波 曹璞、程志刚、邓军、郭纯海、李强、耿浩、黄双得、曹家军、刘杰、杨志红、孙利雄、陈勇、范松海、张镱议 刘子裕、王智鹏、李男、马小敏。 GB/T42393—2023 高海拔微地形微气象条件下 电网区域风害分布图绘制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高海拔微地形微气象条件下电网区域风害分级原则及区域风害分布图的绘制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1000m~4000m海拔、110kV~1000kV交流输电线路,以及士500kV直流输申 线路的设计和运行维护。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本风速 reference wind speed 根据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0min平均最大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30年、50 年、100年一遇最大值后确定的风速。 [来源:DL/T2237—2021,3.1] 3.2 瞬时风速 instantaneous wind speed 某时刻的风速。 注:在自动气象观测中,是指某时刻前3s风速的平均值。 [来源:GB/T35227—2017,3.2] 3.3 微地形区 area of microtopography 大地形区域中的一个局部狭小的范围。 注:微地形区按分类主要有垭口型、高山分水岭型、水汽增大型、地形抬升型、峡谷风道型等。 [来源:DL/T741一2019,3.5,有修改] 3.4 微气象区 area of micrometeorology 某一大区域内的局部地段。 注:由于地形、位置、坡向及温度、湿度出现特殊变化,造成有别于大区域的更为特殊且对电网安全产生严重影响的 局部气象区域。 [来源:DL/T741—2019,3.4,有修改] 1 GB/T42393—2023 3.5 下击暴流 downburst 地面上水平风速大于17.9m/s,(风暴中)空气流向下,地面气流为辐散或直线型的灾害性风。 [来源:DL/T2237—2021,3.4] 3.6 横风 crosswind 主风向与线路走向之间夹角在75~95°范围内的强风。 3.7 区域风害分布图 winddamagemap ofarea 表征各地理区域输电线路发生风偏跳闸、设备受损等风害风险相对大小的分布图,在瞬时风速分布 图的基础上,综合输电线路的运行经验、微地形和微气象等影响因素绘制而成。 3.8 electronicmap 电子地图 作为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的电子版地理基础数据 注:包括省界、县(市)界、等高线、水系、航道、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等基础地理信息 [来源:DL/T2237—2021,3.9,有修改] 风害分级原则 4 4.1 风速分级 风速分为15级,考虑电网本身有一定防风水平,基本风速小于22m/s时统一取22m/s,具体划分 按表1的规定。 表 1 风速分级 风速分级 风速范围/(m/s) 1级 ≤22 2级 (22,23.5) 3级 (23.5,25) 4级 (25,27) 5级 (27,29] 6级 (29,31) 7级 (31,33) 8级 (33,35) 9级 (35,37) 10级 (37,39] 2 GB/T 42393—2023 表 1 风速分级(续) 风速分级 风速范围/(m/s) 11级 (39,41) 12级 (41,43] 13级 (43,45] 14级 (45,50) 15级 >50 4.2 风害等级划分与修正 4.2.1 风害等级划分 风害等级划分主要依据设计风速、重现期风速、监测终端监测到的最大风速、微地形区、运行经验、 线路杆塔风害风险评估方法按照附录A的规定。 表2风害等级划分 风害等级 划分原则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周边气象站相应重现期基本风速与线路设计基本风速相同; a) b) 监测终端监测到的最大风速与线路设计基本风速相同; I级 c) 微地形区周边3km范围以外; d) 近3年内杆塔周边3km范围内没有发生风偏跳闸、设备损坏; e) 线路杆塔风害风险评估为正常状态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a) 周边气象站相应重现期基本风速比线路设计基本风速高1级; 监测终端监测到的最大风速比线路设计基本风速高1级; II 级 c) 微地形区周边2km~3km范围; d) 近3年内杆塔周边3km范围内发生风偏跳闸1次或设备损坏; e) 线路杆塔风害风险评估为注意状态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周边气象站相应重现期基本风速比线路设计基本风速高2级; a) 监测终端监测到的最大风速比线路设计基本风速高2级; Ⅲ级 c) 微地形区周边1km~2km范围; d) 近3年内杆塔周边3km范围内发生风偏跳闸2次或设备损坏; e) 线路杆塔风害风险评估为异常状态 3 GB/T423932023 表2风害等级划分(续) 风害等级 划分原则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a) 周边气象站相应重现期风速比线路设计基本风速高3级; 监测终端监测到的最大风速比线路设计基本风速高3级; IN级 c) 微地形区内; d) 近3年内杆塔周边3km范围内发生风偏跳闸3次及以上或设备损坏; e) 线路杆塔风害风险评估为严重状态 注:同时符合两种及以上风害等级的,取风险高的一级。 4.2.2风害等级修正 输电线路位于横风区时,该区域内风害等级提升一级。 监测终端监测的风速数据具备换算重现期风速时,如果重现期风速和监测到的最大风速不一致,则 取两者较大风速值,即风险等级较大值优先 区域风害分布图绘制 5 5.1基本要求 5.1.1一般规定 区域风害分布图以各省级电力公司为基本绘制单位 区域风害分布图应按照30年、50年、100年重现期分别进行绘制。 区域风害分布图应定期进行更新,更新周期不超过3年。 5.1.2绘制要求 区域风害分布图原则上应以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电子地图为底图绘制,且应覆盖全部区域 绘制区域风害分布图的同时,还应分别给出区域风害分布图的编制说明。 5.2绘制资料准备 5.2.1气象资料 充分收集国家气象站和有关行业设立的专用站的位置、风速、风向资料,并开展高海拔微地形微气 象区域灾害的调查。当观测地点与参考气象站海拔高度和地形条件不一致,或气象站资料对观测地点 的代表性较差时,应根据地形条件进行订正。 收集的原始资料应进行代表性、可靠性和一致性分析,对特大风速值可通过天气系统分析、重现期 分析、气象要素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科学客观、合理严谨的审查 选取的年最大风速数据,一般应有25年以上的资料;当无法满足时,至少也应有不少于10年的风 速资料。 4
GB-T 42393-2023 高海拔微地形微气象条件下电网区域风害分布图绘制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3-05-01 06:49:2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