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DB3311 ICS 67.140.10 B 05 浙 江 省 丽 水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11/T 9.3—2020 代替 DB3311/T 9.3—2013 中茶 108 栽培技术规范 第 3 部分:茶园安全管理 2020-01-20 发布 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2-20 实施 发 布 DB3311/T 9.3—2020 前 言 DB3311/T 9 中茶 108 栽培技术规范分为 3 个部分: ——第 1 部分:苗木 ——第 2 部分:茶园建设规范 ——第 3 部分:茶园安全管理。 本部分为 DB3311/T 9 的第 3 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与 DB3311/T 9.3—2013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删除了“多养畜禽,积造厩肥”; ——修改了物理防治的具体措施; ——删除了两项禁用农药; ——新增了茶园禁用和停用农药。 本部分由丽水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丽水市丽茶科技有限公司、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起草人:严芳、何卫中、刘瑜、马军辉、王碧林、郑生宏。 本部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11/T 9.3—2013,本次修订为首次修订。 II DB3311/T 9.3—2020 中茶 108 栽培技术规范 1 第 3 部分:茶园安全管理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中茶 108 茶园的合理施肥、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有关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中茶 108 成片基地和零星种植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83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8321.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NY/T227 微生物肥料 NY/T5018 DB33/T675 3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茶叶安全生产种植技术规范 合理施肥 3.1 施肥原则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重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重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重 春肥,春肥与夏、秋肥相结合;重氮肥,氮肥与磷、钾肥相结合;重根肥,根肥与叶面肥相结合; 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3.2 追肥 3.2.1 追肥次数及用量 2 2 一年 1~3 次。每 667m 建议化肥用量 667m ≤40kg。幼龄茶园、夏秋茶不生产的茶园施肥次数 和用量适当减少。 3.2.2 追肥时间 第一次早春施用,即开采前的 30 天左右;第二次追肥在春茶结束后进行;第三次追肥在夏茶 结束后进行。 3.3 基肥 3.3.1 施用时期 9 月底到 11 月底结合深耕施肥。一年一次或隔年一次,平地和缓坡茶园可隔行轮流施用,梯级 茶园施于内侧。 1 DB3311/T 9.3—2020 3.3.2 基肥用量 2 每年每 667m 平均施农家有机肥 1500kg~2500kg 或饼肥 100kg~150kg、硫酸钾型复合肥 30kg~ 2 40kg。或者每 667m 施饼肥、尿素、硫酸钾型复合肥各 30kg 拌匀混施。幼龄茶园适当减少。 3.3.3 施肥方法 沿树冠边缘开沟条施,沟宽 15cm,沟深 20cm,施后随即盖土。施用栏肥,施肥沟则宽些、深 些。 3.4 根外追肥 宜选阴天,多云天气或傍晚进行,在树冠叶反面均匀喷洒,可结合治虫时喷洒。常用肥料浓度 尿素 0.3%~0.5%,过磷酸钙 0.5%~1.0%,硫酸钾 0.5%~1.0%。 3.5 广积肥源 3.5.1 3.5.2 3.5.3 3.5.4 4 有机肥源采取各种渠道,广辟无公害有机肥源,同时符合 GB 7959、NY/T 227 的规定。 茶行间种绿肥。 施用饼肥(桐籽饼、菜籽饼、豆饼) ,广积土杂肥。 茶园覆盖,包括割青、秸秆和谷砻糠等,谷砻糠厚度不能大于 3cm。 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4.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4.2 有效保护天敌 茶园实现园林化后,注意保护园内各种有益生物,如茶园中的草蛉、瓢虫、蜘蛛、捕食螨、寄 生蜂等,减少因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有效保护茶树害虫的天敌,保持生态平衡。 4.3 生物防治 采取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和各类昆虫信息素诱杀害虫。 4.4 农业防治 4.4.1 重施有机肥,注重磷钾肥,以满足茶树生长需要,促进茶树生长旺盛,增强抗病虫害的能 力。 4.4.2 春、夏、秋每季茶结束后,浅耕、除杂草一次,秋季深挖施基肥,清除病虫害残枝。 4.4.3 勤采勤修,实行及时采摘,并合理疏枝、修剪,降低小绿叶蝉、茶橙瘿螨、毒蛾类、蚧类、 黑刺粉虱、茶白星病等常发病虫害的密度,破坏其赖以生存繁殖的条件。 4.4.4 通过修剪控制茶树高度低于 90cm,减轻病虫的危害,控制螨类等越冬基数。 4.5 物理防治 4.5.1 4.5.2 2 以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诱杀茶树蛾类、甲虫类等成虫。 人工捕捉,冬季摘除茶毛虫、黑毒蛾越冬卵块和各种病叶,茶季人工捕捉幼虫。 DB3311/T 9.3—2020 4.5.3 使用粘虫色板诱捕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害虫。 4.6 化学防治 4.6.1 农药选用 选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并交替使用。用药次数、用药量、浓度严格执 行国家标准。 4.6.2 合理使用农药技术 根据病虫种类和农药特性对症下药;按病虫防治指标进行防治;适期用药,即在害虫对农药最 敏感的发育阶段进行;适量用药,即严格按剂量用药;严格安全间隔期。在害虫的幼龄期和病虫害 发生初期,采用低容量和超低容量喷雾器,减少用药量及次数。药瓶集中处理。 4.7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茶园病虫害防治必须符合 GB 8321 的规定。主要病虫害防治参照附录 A。 4.8 可使用农药 茶园推广使用无公害农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规定,农药使用必须符合 GB 8321、NY/T 5018 的规定,参照附录 B。 4.9 禁用农药 茶园禁止使用农药见附录 C。 5 茶园溯源管理 5.1 基地办公室 全面负责茶园溯源管理;实行专人专项负责制,对茶园投入品(重点为农用化学品)和鲜叶原 料进行全程跟踪记录。 5.2 茶园农用化学品溯源管理 5.2.1 农用化学品应由专人统一向有资质的农用化学品销售商采购,采购农用化学品必须符合“三 定”原则(定品种、定厂家、定点)。 5.2.2 农用化学品应集中存放在农用化学品专用库里,并由专人保管。农用化学品进出仓库由专人 负责登记保管,专管员应做农用化学品的出入库记录。 5.2.3 农用化学品使用人应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化学品施用申请,经审批后领用相应数量农用品,并 做好领用记录。施用时,应做好农用化学品使用情况记录。施用后,剩余的农用化学品应及时退回 指定的储药房(柜) ,并做好记录。 5.3 鲜叶原料溯源管理 5.3.1 及时做好新鲜原料采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新鲜原料的采收日期、采收方式、采收地块、数 量等,同时填写鲜叶流向记录表。 5.3.2 鲜叶原料若加工转运不及时,需存放在专用贮存库中,库内物流有序,有明显挂牌标识。 3 DB3311/T 9.3—2020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 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见表 A.1。 表 A.1 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 病虫害名称 防治指标 防治适期 假眼小绿叶蝉 第一峰百叶虫量超过 6 头;第二峰百叶虫量超过 12 头 茶橙瘿螨 每平方厘米叶面积有虫 3 头~4 头或指数值 6~8 发生高峰期前 茶尺蠖 成龄投产茶园:幼虫量每平方米 7 头以上 期,喷化学农药或植物源农药 3 龄 喷药适期掌握在入峰后(高峰前 期),且若虫占总量的 80%以上 茶尺蠖病毒制剂在 1 龄~2 龄幼虫 前幼虫期 茶黑毒蛾 第一代幼虫量每平方米 4 头以上;第二代虫量每平方米 7 头以上 茶毛虫 每百丛茶树有卵块 5 个以上 3 龄前幼虫期 茶丽纹象甲 成龄投产茶园每平方米虫数在 15 头以上 成虫出土盛末期 黑刺粉虱 小叶种 2~3 头/叶,大叶种 4~7 头/叶 卵孵化盛末期 有蚜芽梢率 4%~5%,芽下二叶有蚜,叶上平均虫口 20 头 发生高峰期 茶 蚜 茶网饼病 4~6 月和 9~10 月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8 月下旬至 9 茶炭疽病 月上旬 茶蓑蛾 幼龄幼虫期 茶饼病 芽梢罹病率 35% 茶刺蛾 每平方米幼虫数:幼龄茶园 10 头,成龄茶园 15 头 茶小卷叶蛾 茶细蛾 茶黄蓟马 4 3 龄前幼虫期 1、2 代,采摘前,每平方米茶丛幼虫数 8 头以上;3、4 代每平方米茶丛幼虫数 15 头以上 每百芽梢有虫 7 头以上 幼龄茶园为 60 头/百梢,虫梢率﹥30%;成龄茶园第五轮 芽为 100 头/百梢,虫梢率﹥40% 春、秋季发病期,5 天中有 3 天上午 日照﹤3 小时,或降雨量﹥2.5~5mm 2、3 龄幼虫期 1、2 龄幼虫期 潜叶,卷边期(1~3 龄幼虫期) 9 月盛发期 茶叶瘿螨 每平方厘米叶面积有虫 3~4 头,或虫叶率﹥40% 7~8 月 茶跗线螨 平均每叶螨数﹥5 头,有螨芽叶率﹥30% 6~9 月 茶短须螨 每平方厘米叶面积有虫 1 头 6~9 月 DB3311/T 9.3—2020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茶园适用农药的防治对象和使用技术 茶园适用农药的防治对象和使用技术见表 B.1。 表 B.1 茶园适用农药的防治对象和使用技术 农药名称和剂型 使用剂量 稀释倍数 (毫升或克/亩) (×) 防治对象 施药 安全间隔期 方式 (天) 喷雾 6 喷雾 6 喷雾 5 喷雾 5 喷雾 7 喷雾 10~14 毒蛾类、尺蠖蛾类、卷 80%敌敌畏乳油 75~100 800~1000 叶蛾类、刺蛾类、蓑蛾 类、茶蚕、茶吉丁虫 2.5%联苯菊酯乳油 (天王星) 2.5%三氟氯氰菊脂乳 油 2.5%溴氰菊酯乳油 (敌杀死) 10%氯氰菊酯 乳油 尺蠖蛾类、毒蛾类、卷 12.5~25 3000~6000 25~40 1500~2000 叶蝉类、蓟马类 75~100 750~1000 茶丽纹象甲 叶蛾类、刺蛾类、茶蚕 毒蛾类、尺蠖蛾类、卷 12.5~15 4000~6000 叶蛾类、刺蛾类、茶蚕、 茶蚜 毒蛾类、卷叶蛾类、茶 12.5~20 4000~

pdf文档 DB3311-T 9.3─2020 中茶108栽培技术规范 第3部分:茶园安全管理 丽水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11-T 9.3─2020 中茶108栽培技术规范 第3部分:茶园安全管理 丽水市 第 1 页 DB3311-T 9.3─2020 中茶108栽培技术规范 第3部分:茶园安全管理 丽水市 第 2 页 DB3311-T 9.3─2020 中茶108栽培技术规范 第3部分:茶园安全管理 丽水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8:16:5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