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
(2021年1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
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事业,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根据宪
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
定本条例。
第二条 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各项活动,适用
本条例。
第三条 内蒙古是我国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自治
区,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
第四条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应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
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
1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区,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第五条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应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为主线,坚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增进共性、促进一体,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
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
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第六条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应当 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
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树立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
互离不开的思想,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 、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第七条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应当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坚持各民族享有
平等权利、履行平等义务,共同建设各项事业。
第八条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应当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
维护社会稳定和边疆稳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亮
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
高荣誉。
2第九条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应当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改
革开放,以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为导向,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高
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构筑我国北
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各民族 迈进更高水平的文明,在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
第十条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应当 弘扬法治精神,依法保障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 公民合法权益,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依法 妥善
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 轨道上
运行。
第十一条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应当实行党 委统一领导、人
大依法监督、政府全面负责、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协同、
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科学规划、统筹实施、全面推进。
第二章 促进中华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
第十二条 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
习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动理想信念教
育常态化,开展党的民族理 论、政策学习宣传,加强党史、新中国
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 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各族群众国家意识、 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巩
固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十三条 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 场,推动中华优
3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提
升文化保护传承水平,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 符号和
中华民族形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第十四条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深化中华
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引导各族群众深 刻认识中华民族是政治共
同体、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命 运共同体。
第十五条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常态化,把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 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
实践教育,贯穿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
业教育、继续教育全过程。
第十六条 弘扬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
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党和人民在各
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伟大奋斗精神。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
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敬业奉献、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
亲等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 鉴。
第十七条 弘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
古马精神,凝聚和激励各族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拓进取,
共同守卫祖国北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4第十八条 弘扬乌兰牧骑精神 ,坚持深入基层、艰苦奋斗、守
望相助、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
服务,创造更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 品牌,繁荣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 挥文化引领风尚、服务人民、服务社
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第十九条 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面加强国家
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
统编教材,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尊重、支持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的学习和使用,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积极推进各民族
学生同校共班。
第二十条 加强反映祖国统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革命历史
的遗址和文物的保护。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华历史名人纪
念活动、国家公祭仪式、烈士纪念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遗迹
等,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第二十一条 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民族团结主
题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 研究,挖掘整理
内蒙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 推出具有中华文化底蕴、
反映内蒙古特色、融合 现代文明、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大众传媒、新兴媒体应当创新载体和方式,充分利用新技术,
5针对不同对象和受众特点,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 宣
传报道活动。
第二十二条 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加强历史文化名
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保护,做好传统民居、历史
建筑、农牧业文化遗产、工业遗产、自然遗产保护。
第二十三条 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支持各民
族优秀传统习俗、传统节庆、传统艺术、传统手工艺等的保护和传
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 承,促进各
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
第二十四条 挖掘整理内蒙古优秀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书
法、戏曲、传统剧目等,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弘扬蕴含
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 涵,做好各民族经典文献互译出版工
作。
第二十五条 发展民族传统体 育项目,办好那达慕等传统体
育盛会。自治区人民政府每四年举办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 育运动
会,盟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定期举办少数
民族体育活动和赛事。
第二十六条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内蒙古丰
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
6第三章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十七条 围绕促进民族团结、改善民生 推动经济社会发
展,坚持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 推进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
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第二十八条 深度融入共建“一 带一路”,深入落实新时代
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 质量发展战略,加
强与京津冀交流合作,发挥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优化资源要素
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统筹推进自治区东、中、西部形成优势互
补的差异化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二十九条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推动农村牧区重点领
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农
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加强农村牧区基
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村牧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和道路通
畅水平,健全农村牧区物流体系,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普及
科学知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牧区厕所改造、生活垃圾处理和污
水治理,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
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第三十条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7完善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健全防止返贫
监测和帮扶机制。
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丰富乡
村经济业态,增强内生发展动 力和活力,确保各族群众长期稳定
增收,推动脱贫地区走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
第三十一条 加强边境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 ,
充分利用财政、税收、信贷、用地等政策,支持地区和民族特色产
业、生产加工贸易企业、旅游业发展壮大,培育打造具有地方和民
族特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实施促进边境地区发展工程,加强边境城镇建设。实施守边
固边工程,完善抵边城镇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平
台设施。
第三十二条 采取经济补助、环境优化、资源倾斜等措施,支
持人口较少民族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保护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特色
村镇,保护传承人口较少民族传统产业。
第三十三条 积极参与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
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形成以公路、铁路、航空为
主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适用性、可及性
法律法规 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2021-01-30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3-12-24 04:53:2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