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 (2021年1月24日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生态规划 第三章 生态安全 第四章 生态经济 第五章 生态文化 第六章 示范创建 第七章 社会协同 第八章 保障监督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十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生 态保护第一,建设美丽西藏,把西藏打造成为国家生态文明高 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活动, 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 屏障。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事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事关全区各族人民的民生福祉。 保护西藏生态环境、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是全社会的共同 责任和义务。 第四条 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应当以习近平生态文明 思想为指导,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 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地、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示范地、绿色发展试验地、自然保护样板地、生态富民先 行地,守护好青藏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实现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建成美丽中国西藏样板。 第五条 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 然恢复为主,以科学规划为统领,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载体,以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为支撑,不断提高生态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第六条 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实行党委统一领导、人大 依法监督、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协同参与的工作机 制。 第二章 生态规划 第七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编制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 地建设规划,明确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保障机制、指 标体系、管理规程、责任考核等内容。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划,应当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将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工作纳入其 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统一部署、统筹实施。 第九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将自治区国家 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修编西藏生态 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预留重大基 础设施建设廊道和国边 防建设空间。制定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 繁荣生态文化 等方面的专项规划。第十条 地(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自治区国家 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规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 情况,制定实施 方案。 第三章 生态安全 第十一条 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应当建立 健全以生态 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建 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划定生态保护 红线、环境质量底线、 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 界,确保西藏生态环境 良好,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地。 第十二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推进山水 林田湖草沙 治理,加强保护与修复,参与实施青藏高原 综合科学考察、长江 流域生态保护等国家战略,保护好 江河、湖泊、冰川、森林、草 原、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和生态 资源。 第十三条 自治区全面实行河湖长制,划定河湖岸线保护 范围,加强水源涵养能力建设,防范和治理水污染,保护江河、 湖泊、饮用水水源地等水生态和水安全,守护好 亚洲水塔。 第十四条 自治区全面实行林长制,加强森林草原保护与 治理,加强森林草原火灾和有害生物防控,保持森林草原生态稳定;落实天然林、公益林保护制度,禁止滥砍滥伐树木,因地 制宜推进国土绿化;稳定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健全基本草 原保护制度,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建立退化草原生 态修复机制。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 对湿地进行系统性保护,划 定保护范围,严格管控湿地用途,修复退化湿地,保持湿地自 然特征,改善湿地生态功能。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 冰川保护体系,开展冰 川和冰缘区动态监测,严格管控冰川周边区域生产经营活动, 保持冰川原真风貌。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建立土 壤污染风险管控制度,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土壤,治理白色 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土壤环境。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 开展盐碱地、沙化土地、荒漠化土地和水 土流失重点区域的综合防治,实施封山封沙育林育草、小流域综 合治理、有害生物防治等工程,促进生态系统恢复。 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 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对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废物等危险废物实行分类收集、无害 化处理和综合利用。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 严格管控工业废气排放,加强机动车船废气、沙尘扬尘、生活烟尘等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保 持大气环境优良。 第二十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推进建立以 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 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 然保护地体系,推动 珠穆朗玛峰、羌塘、唐古拉山北部西藏片区 等区域纳入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推进青藏高原世界自然和文化 遗产申遗项目,推动地球第三极国家公园建设。 组织实施自然灾害防治重大工程,实施藏西 北羌塘高原荒 漠生态保护和修复、藏 东南高原生态保护和修复、 “两江四河” 造林绿化与综合治理、青藏高原 矿山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实施 极高海拔和自然保护地生态 搬迁工程,建设自然保护样板地。 第二十一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 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研 究与保护工作,开展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保护青藏高原特有 珍稀物种和种质、基因资源,防范和治理外来物种入侵。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 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疫源疫病监测 防控,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禁止滥食野生动物,完善 野生动物肇事损害补偿机制。 第二十二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推进生态文明大 数据平 台建设,建立生态文明基 础数据库,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管理 和监督,建立健全生态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实行生态环境统一监管。 第四章 生态经济 第二十三条 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应当坚持新发展理 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立 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 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培育地球第三极区域公共品牌, 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建设绿色发展试验地。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动生态 农牧业发展,培 育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认证,推行生 态循环种养模式。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各 类市场主体开发利 用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促进能源产 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 清洁能源接续基地和清洁可再 生能源利用示范区。 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动 循环经济和清洁生 产,禁止引进资源高消耗、能源高消费、污染高排放的产业项目 和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 求的技术、设备、工艺,支持新型环保 建材、装配式建筑等产业发展,鼓励天然饮用水等生态资源开 发;推动数字经济和生态经济深度融合,减少资源能源消耗,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第二十七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其自然 资源、生态环境等相 关部门应当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和地质调查,在严格保护生态环 境前提下开展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开发。建立自然保护地 矿业权退 出机制,严格矿山勘查开发审批制度,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和保护水平。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进绿色 矿山建设,加强矿山生态环境 保护和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 旅游等相关部门应当支持 发展高原生态旅游,建设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旅游基础设施, 倡导低碳环保旅游,推动旅游业生态化。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发 改、文化等相关部门 应当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扶持符合生态环境保 护要求的民族传统产业。 第三十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 探索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 度,积极落实国家碳排放要求,促进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 标。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 加快实施以“神圣国土守 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改善乡村人居 环境,倡导乡村绿色生活,发展乡村生态经济,加快推进农业
法律法规 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2021-01-24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3-12-24 04:53:28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66.2 KB)
分享
友情链接
DB65-T3834-2023 废旧地膜分类分级规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pdf
GM-T 0020-2023 证书应用综合服务接口规范.pdf
NY-T 4375-2023 一体化土壤水分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pdf
GB-T 11436-2012 软磁铁氧体材料成品、半成品化学分析方法.pdf
GB-T 42554-2023 计量器具环境试验的通用要求.pdf
GB-T 43207-2023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设计指南.pdf
freebuf 2021企业安全运营实践研究报告.pdf
DB11-T 945.1-202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 第1部分:通则 北京市.pdf
GB-T 28997-2012 舞台用木质地板.pdf
JR-T0167-2020 云计算技术金融应用规范 安全技术要求.pdf
GB-T 17569-2021 压水堆核电厂物项分级.pdf
T-CHAS 10-2-3—2018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 第2-3部分:患者服务 急救绿色通道.pdf
【国际视野】SANS发布《2023攻击威胁态势报告》.pdf
GB-T 33573-2017 集装箱安全智能锁阅读器通用技术规范.pdf
LY-T 3162-2019 胶合板生产节能技术规范.pdf
GB-T 35275-2017 信息安全技术 SM2密码算法加密签名消息语法规范.pdf
GB-T 33767.5-2018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样本质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pdf
GB-T 37033.2-2018 信息安全技术 射频识别系统密码应用技术要求 第2部分:电子标签与读写器及其通信密码应用技术要求.pdf
GB-T 41619-2022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实施指南 基础研究项目.pdf
GB-T 25065-2010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签名生成应用程序的安全要求.pdf
1
/
3
17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366.2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