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5.020.01 CCS B 05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602—2020 代替 DB63/T 602-2006 青海草地早熟禾种植技术规程 2021 - 12 - 25 发布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3 - 01 实施 发 布 DB63/T 602—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63/T 602-2006《青海草地早熟禾种植技术规程》,与DB63/T 602-2006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建植区域(见2021版1和4.1;2006版1);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021版2); ----增加了术语与定义(见2021版3); ----增加了人工草地建植与管理过程中整地和施肥中具体的有机肥用量(见2021版4.2.2;2006版 3.1.2); ----更改了第4章播种中种子、不同播种方式的播种量、播种时间和播种深度(见2021版4.3;2006 版3.2); ----更改了第4章田间管理和更新复壮措施(见2021版4.4和4.5;2006版3.3和3.5); ----更改了刈割、利用和贮藏方法(见2021版第5;2006版3.4) ----删除了种子繁殖技术部分内容(见2006版4)。 本文件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果洛州草原工作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玉寿,尹亚丽,董全民,王彦龙,李世雄,王晓丽,刘颖,汪海波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 I DB63/T 602—2020 青海草地早熟禾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建植与管理、刈割利用和贮藏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在年降水量≥400 mm,海拔3000 m以上的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区进行青海草地早熟 禾人工草地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 63/T 394 小型打贮草机械选型配套作业技术规程 DB 63/T 607 高寒草甸牦牛放牧利用技术规程 DB 63/T 609 高寒人工草地牦牛放牧利用技术规程 DB 63/T 787 草地鼠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 DB 63/T 1009 刈用型黑土滩人工草地建植及管理技术规范 DB 63/T 1010 高寒牧区草产品加工技术规范 DB 63/T 1064 青海草地早熟禾种子质量分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重度退化草地 原生植被盖度小于10%,鲜草产量<300 kg/hm2,其中毒杂草类占60% ~ 80%。土壤贫瘠、保水能 力低、土质松散,完全或基本失去放牧利用和生态功能的退化草地。 3.2 含水量 又称含水率,指100 g植物鲜样中所含水分的重量。 3.3 留茬高度 刈割后的地面残茬高度。 1 DB63/T 602—2020 3.4 拔节 禾本科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茎的各节自下而上依次迅速伸长。 3.5 抽穗 禾本科植物发育完全的幼穗从剑叶鞘内伸出的时期或状态。 4 人工草地建植与管理 4.1 建植区域 年降水量≥400 mm,海拔3000 m以上的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区的重度退化草地。 4.2 整地和施肥 4.2.1 整地 深翻25 cm~30 cm,耙耱、镇压等工序使地表土块细碎、平整,捡除杂物和前茬残留物。 4.2.2 施基肥 2 以15000 kg/hm 有机肥(有机质≥45%,N≥1.5%,P≥0.3%)作基肥,结合深翻施入土层。 4.3 播种 4.3.1 种子 选择DB63/T 1064二级标准以上的种子进行播种。 4.3.2 播种方式 条播、撒播。 4.3.3 播种量 2 2 2 2 单播条播播种量4.5 kg/hm ~7.5 kg/hm ,行距30 cm。单播撒播播种量6.5 kg/hm ~7.5 kg/hm 。 混播播种量根据单播条播和混播各草种的比例及牧草种子的实际利用价值计算获得,即K=HT/X,式中K 2 2 为每一混播牧草种类的播种量(kg/hm ),H为该种牧草种子利用价值为100%时的单播量(kg/hm ),T 为该种牧草在混播中的比例(%),X为该草种的实际利用价值(即纯净度×发芽率,%)。 4.3.4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0.5 cm~1 cm。 4.3.5 镇压 播前、播后镇压。采用圆筒轻型镇压器进行镇压,使种子表面与土壤完全接触,以防出现吊根现象, 镇压后土块直径≤3 cm。 4.3.6 种肥 2 DB63/T 602—2020 2 2 2 2 种肥采用复合肥,以纯N6.75 kg/hm ~13.5 kg/hm ,P2O517.25 kg/hm ~34.5 kg/hm 使用量,用牧 草专用播种机将肥料和种子分层播施入土壤5 cm~6 cm处。 4.3.7 播种时间 6月上旬至7月中旬,日均温≥5℃时即可播种,最佳播种时间为6月下旬。 4.4 田间管理 4.4.1 保护措施 播前播后防治鼠害,按照DB63/T 787执行。播种当年生长季禁牧,播种后每年春季(返青期)休牧。 4.4.2 防治病害 发现黑粉病,应及时拔除或刈割病株集中烧毁,并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00倍液, 于晴天早晨8:00~10:00均匀喷雾,每7天喷洒1次,共3次~4次。对于感病田种子,应以每l00kg种子用 20%萎锈灵乳油500 ml~l000 ml拌种处理后播种,以防止病害再侵染。 4.4.3 追肥 以生态恢复为目标的人工植被建成后可以不追肥。以牧用为目标的人工植被,自建植后的第2年起, 2 2 2 2 于返青后拔节前追肥(纯N34.5 kg/hm ~69 kg/hm ,P2O5 34.5 kg/hm ~56 kg/hm ),施入行距间土层, 深度5 cm~6 cm,具体用量视土壤墒情而定。 4.5 更新复壮 2 2 在春季返青后或夏末秋初割草后,用免耕补播机撒施氮肥和磷肥(纯N34.5 kg/hm ~69 kg/hm ,P2O5 2 2 34.5 kg/hm ~56 kg/hm )。 5 刈割、利用和贮藏 5.1 刈割 于抽穗期至初花期刈割,留茬高度8 cm~10 cm。 5.2 放牧利用 人工草地第1年的生长季和每年的春季(返青期)休牧。生长第2年起遵循春季休牧、夏季游牧、秋 季轮牧、冬季自由放牧的原则,进行适度放牧利用。具体放牧利用标准按照DB 63/T 607和DB 63/T 609 执行。 5.3 青干草调制 刈割后在田间铺成草条晾晒,待表层含水量下降到40%~50%时(牧草茎叶由鲜绿变为深绿色,叶片 卷曲成筒状,用力拧挤,呈绳状,不出水),将下层翻为上层,继续晾晒,按照DB 63/T 1009、DB 63/T 1010执行。当含水量下降到25%左右时(用手揉搓时,不发出沙沙响声,拧成草绳不易折断),用捆草 机打成草捆,按照DB 63/T394执行,让其自然干燥到含水量15%~17%左右时(揉搓草束,叶片发出沙沙 响声,茎秆易断,拧不成草辫)则可安全贮藏。 3 DB63/T 602—2020 参 考 文 献 [1] 闵星星,马玉寿,李世雄,等. 施肥对青海草地早熟禾草地生产力的影响[C].中国草学会2013 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252-259. [2] 景美玲, 王彦龙,马玉寿, 等. 播期对青海草地早熟禾生长特性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8, 27(12):1754-1762. [3] 景美玲,王彦龙,马玉寿,等. 祁连山区青海草地早熟禾的丰产栽培技术[J].西北农业学报, 2019,28(1):31-4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63-T 602-2021 青海草地早熟禾种植技术规程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3-T 602-2021 青海草地早熟禾种植技术规程 青海省 第 1 页 DB63-T 602-2021 青海草地早熟禾种植技术规程 青海省 第 2 页 DB63-T 602-2021 青海草地早熟禾种植技术规程 青海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6:37:5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