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5.020.20 CCS B 05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873—2021 代替 DB11/T 873—2012 食用玫瑰花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edible roses 2021 - 12 - 28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4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873—2021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产地环境........................................................................... 1 5 栽培技术........................................................................... 1 6 病虫害防治......................................................................... 2 7 采收............................................................................... 3 8 采后处理........................................................................... 3 9 废弃物处理......................................................................... 3 附录 A(资料性) 育苗繁殖方法 ........................................................ 4 附录 B(资料性) 肥料使用方法 ........................................................ 5 I DB11/T 873—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替代 DB11/T 873—2012《玫瑰花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与 DB11/T 873-2012 相比,除编辑 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栽培技术部分条款(见第 5 章,2012 年版的第 4 章); b) 更改了病虫害防治部分条款(见第 6 章, 2012 年版的第 5 章); c) 更改了采收部分条款(见第 7 章, 2012 年版的第 6 章); d) 更改了采后处理部分条款(见第 8 章,2012 年版的第 7 章); e) 增加了废弃物处理(见第 9 章); f) 删除了育苗繁殖方法中的分株法和压条法(见附录 A,2012 年版的附录 A); g) 更改了肥料使用方法的内容(见附录 B,2012 年版的附录 B); h) 删除了主要病虫害的药剂防治方法、生产中禁止使用和不得使用的化学农药和农药使用安全间 隔期内容(见 2012 年版的附录 C、附录 D 和附录 E)。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农业环境监测站、北京花卉协会、北京市门头沟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北 京繁花世金天然香料有限公司、北京纳波湾园艺有限公司、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涧沟村经济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江、李玲、张国光、李海波、闫建茹、习佳林、王波、陆彤、于增华。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2 年首次发布为 DB11/T 873—2012;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1/T 873—2021 食用玫瑰花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食用玫瑰花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采后处理和废弃物处理等要 求。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地区以花为原料进行鲜食和食品加工的玫瑰(Rosa rugosa Thunb.)种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3441 蔬菜废弃物高温堆肥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5010的要求。 5 栽培技术 5.1 选地 宜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区。适宜在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土壤中种植。 5.2 整地 根据地形地势规划大小通道、排水沟渠。种植地块经过深耕、平整、曝晒后,在定植前施入有机肥, 做成低畦。有条件的在畦面铺地膜,安装喷灌设施。 5.3 育苗 育苗可选择扦插、嫁接等无性繁殖方法(见附录A)。嫁接砧木选用蔷薇等速生、抗病、抗逆材料。 1 DB11/T 873—2021 5.4 苗木选择 宜选择苗龄一致,植株健壮,叶片正常,根系完整,无病虫害、药害、肥害的扦插苗或嫁接苗。 扦插苗植株高度应不低于13 cm;嫁接苗茎干粗度应不低于0.8 cm,有2个分枝以上,分枝粗度小于 0.8 cm。 5.5 定植 5.5.1 定植时间 定植宜在3月中旬~6月上旬间土层解冻后进行,应避开高温、强光照和昼夜温差大等极端天气。 5.5.2 定植密度 2 2 定植密度根据苗龄大小选择 5000 株/hm ~9000 株/hm 。株距宜为 0.5 m~1.0 m,行距宜为 0.8 m~ 2.0 m。 5.5.3 定植方法 选择穴植或开沟种植,种植穴(或种植沟)的深度以根系舒展、植株不倒伏为宜。定植后及时浇水。 5.6 田间管理 5.6.1 中耕除草 一、二年生苗可结合修剪、施肥、中耕适时除草。三年生以上苗可每年酌情除草2次~3次。 宜采用生物覆盖、地布覆盖或可降解地膜覆盖等方法,以减少杂草生长。 5.6.2 灌溉与排涝 定植结束后应及时浇透水,正常管理期间宜保持土壤湿润,并根据天气情况适时补水。春季植株萌 动前浇返青水,萌芽期、孕蕾期应保持充足水分,开花期可以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休眠后应浇一次透水, 入冬前浇足冻水。 干旱季节及时灌溉。雨季及时排涝,防止积水。 5.6.3 修剪 春季萌芽初期剪去抽干枝、过密枝、衰老枝;夏末开花后进行轻剪,剪去纤细的枝条和老枝;秋季 落叶休眠后宜对更新枝条进行重剪,剪去病虫枝、过密枝、衰老枝。 5.6.4 施肥 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施肥方法见附录B。 6 病虫害防治 6.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黑斑病、白粉病和锈病等。 主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玫瑰巾夜蛾、象鼻虫和地下害虫(如蛴螬)等。 6.2 防治方法 2 DB11/T 873—2021 6.2.1 农业防治 及时对病株进行重剪,剪去病虫枝叶和花蕾。 6.2.2 绿色防控 宜采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优先选用生物农药、生物天敌、理化诱控技术。 6.2.3 化学防治 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宜采用高效精准施药技术。农药的选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 部分)及国家相关规定,农药安全使用应符合NY/T 1276的要求。 7 采收 采收时间应满足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的要求。 茶饮用玫瑰花宜在花蕾 10%透色时采收;其他食用玫瑰花宜在花朵张开程度达 80%时采收。 8 采后处理 玫瑰花采收后不能及时加工的,宜放入温度4 ℃~6 ℃左右、空气湿度为60%~70%的洁净冷藏条件 下保存,保存时间不宜超过6 h。茶饮用玫瑰花蕾采摘后宜及时烘干,烘干温度宜保持在55 ℃~65 ℃ 之间,烘干后含水量不高于13.0%。 9 废弃物处理 植株残体等应及时移出园外,可按照 NY/T 3441 的规定进行高温堆肥发酵无害化处理。 3 DB11/T 873—2021 附 录 A (资料性) 育苗繁殖方法 A.1 扦插育苗 A.1.1 扦插宜使用硬枝扦插法。 A.1.2 硬枝扦插法具体操作如下: a) 扦插宜 9 月下旬或 10 月上旬进行; b) 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上半木质化、叶芽饱满、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 10 cm~15 cm 长的插条, 保留 2 个~3 个饱满的芽,上剪口在距顶芽 0.5 cm~1.0 cm 处平剪,下剪口距芽 0.5 cm 处斜 剪; c) 插条宜随剪随插,保存在阴凉处,用湿布包裹,并保持相对空气湿度不低于 70%。在叶芽没有 萌发前,枝条未抽条时抢插完成; d) 扦插时把剪断的插条垂直或倾斜插在已准备好的苗床里,扦插深度 6 cm~8 cm; e) 苗床基质宜用新鲜的蛭石或珍珠岩。 A.1.3 扦插时应注意: a) 插条剪好后,去掉靠近下方的叶片,用生根粉或生根水处理底部,扦插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浇 水,水分不可过多; b) 扦插应进行遮荫,环境温度应保持在 15 ℃~30 ℃,空气湿度不低于 80%; c) 苗床及时喷洒杀菌剂,以防病害发生; d) 扦插时插条上下顺序不能颠倒。 A.2 嫁接育苗 A.2.1 嫁接宜使用 T 字形芽接法。 A.2.2 T 字形芽接法具体操作如下: a) 用短刃竖刀在砧木距地面 4 cm~6 cm 的无分枝向阳面处横切一刀,约 5 mm~8 mm 宽,其深度 刚及木质部,再于横切口中部下竖直切一刀,约 1.5 cm~2 cm 长,使皮层形成 T 字形开口; b) 将穗条从母株上剪下,去叶片留叶柄,选择充实饱满的接芽,用利刀在其上方约 0.5 cm 处横 切一刀深入木质部约 3 mm 左右,再

pdf文档 DB11-T 873-2021 食用玫瑰花生产技术规程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873-2021 食用玫瑰花生产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873-2021 食用玫瑰花生产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873-2021 食用玫瑰花生产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6:54:0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