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5.020 B 05 DB2308 黑 龙 江 省 佳 木 斯 市 地 方 标 准 DB2308/T095—2021 大豆灰斑病防治技术规程 2021—09—01 发布 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10—01 实施 发 布 DB2308/T095—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姚亮亮、高雪冬、张茂明、顾鑫、杨晓贺、丁俊杰、刘伟、邱磊、赵海红、刘 俊刚、靳晓春、李如来、孟庆英、李灿东、樊伟民、徐杰飞、张洪权。 I DB2308/T095—2021 大豆灰斑病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豆灰斑病防治技术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佳木斯地区大豆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 2 部分:豆类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豆灰斑病病 由 Cercospora sojina 引起的叶部症状为主的大豆病害,又称蛙眼病。 4 症状及发生规律 见附录 A。 5 防控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经济、有效、简易和安全的防治策略,优先使用农 业防治和必须使用的化学药剂防治等措施。促进大豆产业发展,保证生态环境改善。 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GB 4285、GB/T 8321 和 NY/T 1276 的要求,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不 使用未经登记的农药。 6 防治方法 6.1 选用抗病、耐病品种 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种子质量达到 GB4404.2 的标准。选用抗灰 斑病大豆品种应避免品种单一化,品种合理布局,做到大豆抗病及耐病品种合理搭配和轮换。目前佳木 斯地区应用范围较大,抗、耐大豆灰斑病品种有合丰 55,合农 76、合农 77、合农 89、垦豆 94、绥农 42、黑农 84 等。 6.2 农业防治 6.2.1 合理轮作 2 DB2308/T095—2021 避免重茬或与豆科作物连作,宜与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尽量避免重迎茬,以减少田间菌源量, 可降低大豆灰斑病发病率。 6.2.2 田间管理 根据大豆品种特性合理种植,防除田间杂草,加强田间管理,搞好秋季耕翻整地等一系列农业技术 措施,也有防止病害发生的作用。 6.3 化学防治 6.3.1 种子处理 用种子重量 0.3%~0.4%的多福合剂进行拌种。 6.3.2 药剂防治 在始荚期至盛荚期,选用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喷雾,公顷用药量 1.5 千克;或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700~800 倍液喷雾,公顷用药量 1.5 千克。喷施 2 次,2 次喷施间隔 7 天。喷药应选 晴天为宜。大面积种植田块可选用无人机进行药剂喷施。 3 DB2308/T095—2021 A A 附 录 A(资料性) 大豆灰斑病症状及发生规律 A.1 症状 大豆灰斑病对大豆叶、茎、荚、籽实均能造成危害,以叶片和籽实最重。子叶上病斑圆形、半圆形 或椭圆形,深褐色,略凹陷。叶片上病斑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灰白色,周围红褐色, 与健部分界清晰,这是区分灰斑病与其它叶部病害的主要特征。气候潮湿时病斑背面有密集的灰色霉层, 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一叶片上可生几十个病斑,使叶片提早脱落。茎、枝和叶柄上 结荚后产生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中央褐色,边缘红褐色,后期中央灰色,边缘黑褐色,其上布满微小 黑点。荚上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形状颜色同叶上病斑。种粒上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中央灰色,边缘红 褐色,形成蛙眼。 图A.1 大豆灰斑病叶片发生症状 A.2 发生规律 大豆灰斑病与温湿度关系。灰斑病菌孢子萌发温度是基础,湿度是关键,孢子萌发最低温度为 12℃, 以 21~26℃为最适,超过 35℃萌发率明显降低。萌发的最低湿度为 65%~75%,湿度越大萌发率越高。 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大豆灰斑病发病初期是 7 月初,8 月下旬至 9 月初达到高峰,如果 7 月上旬到 8 月 中旬雨量大,雨天多,相对湿度大,发病就重。 ━━━━━━━━━━━ 4
DB2308-T095-2021 大豆灰斑病防治技术规程 佳木斯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0 10:27:04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11.4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pdf
GB-T 19890-2005 声学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声功率和声场特性的测量.pdf
GB-T 22240-2018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pdf
GB-T 32213-2015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远程口令鉴别与密钥建立规范.pdf
DB37-T 5237-2022 《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术标准》 山东省.pdf
GB-T 31429-2015 煤炭实验室测试质量控制导则.pdf
GB-T 41495-2022 混凝土泵车保养、维修及报废规范.pdf
中国移动 量子“Q波”技术白皮书 2022 .pdf
CSA 医疗健康网络安全手册.pdf
GB-T 10067.3-2015 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 第3部分:感应电热装置.pdf
中国电子学会 2021年中国信创产业发展白皮书.pdf
T-SDL 3.3—2021 10 kV智能电缆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 10 kV交联聚乙烯绝缘智能电力电缆.pdf
GB-T 21219-2023 磁性材料 分类.pdf
GB-T 32394-2015 信息技术 中文Linux操作系统运行环境扩充要求.pdf
GM-T 0122-2022 区块链密码检测规范.pdf
GB-T 39583-2020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智能化技术要求.pdf
GB-T 32926-2016 信息安全技术 政府部门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信息安全管理规范.pdf
DB12-T 564-2015 低温食品储运温控技术 天津市.pdf
GB-T 18337.3-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 技术规程.pdf
奇安信 数据泄露典型判例分析报告.pdf
1
/
3
6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411.4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