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5.020 B 05 DB2308 黑 龙 江 省 佳 木 斯 市 地 方 标 准 DB2308/T092-2021 玉米品种邦玉 917 生产技术规程 2021—09—01 发布 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10—01 实施 发 布 DB2308/T092-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洪权、樊伟民、孟凡祥、宋英博、王囡囡、王洪武、李灿东、赵海红、徐杰 飞、盖志佳、孟庆英、姚亮亮、张毅瑞、王庆胜、高雪冬。 1 DB2308/T092-2021 玉米品种邦玉 917 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依据单杂交玉米品种邦玉 917 的品种特性,规定了其生产过程中的产地环境条件、生产田耕 整地、种子处理、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佳木斯市种植玉米品种邦玉 917 的区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种子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DB23/T 1671 《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第四部分 GB/T 8321.1---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628 玉米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标准 NY/T1355 玉米收获机作业质量标准 3 品种定义 邦玉 917 该品种为玉米单交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 114d 左右,需≥ 10℃活动积温 2215℃左 右。 该品种幼苗期第 1 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苗基部紫色。株高 269cm,穗位高 87cm,成株 18 片 叶。果穗筒型, 穗轴红色,穗长 19.3cm,穗粗 5.2cm,穗行数 14~16 行, 子粒偏马齿型、黄色,百 粒重 37.0g,籽粒容重 751~814g/L,粗淀粉 71.60%~71.77%, 粗蛋白 11.59%~12.71%,粗脂肪 3.95%~4.06%。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大斑病 3 级,丝黑穗病发病率 11.0%~14.1%。 4 产地环境条件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0℃活动积温 2365℃以上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3095、 DB23/T1671.1、DB23/T1671.2 的规定,土壤地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农业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 标准的地区及符合上述标准的其它适应区。 5 轮作与整地 5.1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性能好,排灌良好,有机质含量 2%以上,PH 值 7 左右的地块。 1 DB2308/T092-2021 5.2 轮作 选正茬,提倡三年以上合理轮作。优先选择前茬未使用长残留农药的豆茬、马铃薯。如必须连作不 超过两年。 5.3 整地 秋整地,以大马力拖拉机配套多功能联合整地机械为载体,实施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起垄、 镇压相结合。 整地质量:耕翻深度为 25cm~28cm,深松深度 30cm~35cm 以上,旋耕深度 10cm~15cm,灭茬 7cm~ 8cm,坷垃≤5cm,起垄、镇压达到播种状态。 5.3.1 施有机肥 每公倾施腐熟的有机肥(有机质含量 8%以上)10t 以上,整地前做底肥一次性施入,同时增施生物 菌肥。 5.3.2 施化肥 磷酸二铵 225kg、硫酸钾 105kg 结合整地做底肥或种肥施入;每公顷施尿素 300kg,其中 50kg 做底 肥或种肥,侧深施肥,底肥深度 15cm~20cm,种肥种侧 5cm~6cm 深度 8cm~10cm。肥水充足地块宜少 施肥,瘠薄地块宜多施肥。 5.4 起垄规格 标准垄:垄宽 65cm,垄台高 18cm。 大垄:垄宽 130cm(垄上双行小行距 40cm,垄与垄之间 90cm) ,垄台高 18cm。 5.5 种子处理 5.5.1 精选与晾晒 播前种子要机械粒选,剔除虫食粒、不完善粒、病粒和杂质,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2 的规定标准。 播种前 15d,选择晴朗微风天气,晾晒 2d~3d,5~6 小时翻动一次,白天晾晒,晚上收起。播前 15d 进行发芽试验,采用精量播种的要求种子发芽率≥95%。 5.5.2 药剂防治 播前根据病害选药剂拌种或包衣,防治地下害虫、苗期害虫及根部病害。 5.5.2.1 地下害虫重、玉米丝黑穗病轻(田间自然发病率小于 5%) 干籽播种:选用噻虫嗪、吡虫啉、克百威、氟虫腈的种衣剂,按药种比 1:70 进行种子包衣;催芽 坐水种,按药种比 1:75~80 进行种子包衣。 5.5.2.2 地下害虫重、玉米丝黑穗病也重(田间自然发病率大于 5%)的地区 播种时再用 3%辛硫磷颗粒剂 30kg/ha~45 kg/ha 随种肥下地,坐滤水的可以用 50%辛硫磷乳油,每公 顷 1.2kg~1.5kg 随水施入,干籽播种地区,采用选含噻虫嗪、吡虫啉、氟虫腈等的种衣剂二次包衣, 如用 25%锐劲特悬浮种衣剂。 5.5.2.3 地下害虫轻、玉米丝黑穗病重的地区。 干籽播种:选用 2%戊唑醇拌种剂或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 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 的 0.3~0.4%拌种;催芽坐水播种,用 2%戊唑醇按种子量的 0.3%拌种。 6 播种 6.1 播期 应在耕层 5cm~10cm 地温稳定通过 7℃~8℃,土壤含水量 18%~20%抢墒播种。 2 DB2308/T092-2021 6.2 播法及密度 机械垄上精密点播,播深 3cm~4cm,深浅一致,覆土均匀,重播率≤2.0%,漏播率≤2.0%,每公 顷播种量 30kg~35kg 左右,每公顷保苗 7.5 万株左右,机械播种作业质量符合 NY/T1628 的规定。水分 充足和肥力高的地块宜密,易旱和肥力低的地块宜稀。遇不良条件出现粉种、烂芽等缺苗情况,要及时 催芽补种或利用预备苗、田间多余苗坐水补栽。 6.3 镇压 播种后及时进行镇压作业。土壤含水量低于 16%时,苗带镇压强度控制在 650g/cm²~750g/cm²;土 壤含水量在 18%~20%时,镇压强度为 550g/cm²~650g/cm²。 6.4 封闭除草 春季土壤墒情好时采用土壤封闭灭草。 播后苗前 5d~7d 天内进行, 每公顷可用 60%乙草胺+2,4-D 丁酯+嗪草酮乳油合剂 2500ml~3000ml, 兑水 250kg~300kg 机械喷雾土壤封闭除草。喷杆式喷雾机作业时,喷液压力在 3~4 个大气压,喷头高 度距离杂草 50cm 左右。 7 田间管理 7.1 中耕管理 进行 2 次机械中耕。在玉米出苗期,第一次中耕,耕深 10cm~12cm;第二次中耕在玉米 7~9 叶期, 耕深 20cm,结合追肥同时进行,切老根促节根,埋化肥。 7.2 生长调控 7.2.1 玉米需氮量大,7 叶期~9 叶期每公顷施尿素 250kg,追肥部位离植株8cm~12cm,深度 10cm~ 15cm。 7.2.2 对于长势过旺的地块,在玉米 5~6 叶期喷施健壮素,每公顷用量:450ml,兑水 250L~300L, 叶面均匀喷施。 7.3 苗后茎叶除草 春季干旱时苗后化学除草。 应在玉米苗后 3~5 叶期, 禾本科杂草 3 叶期前,阔叶杂草 2~4 叶期, 每公顷用 4%悬浮烟嘧 720ml+15% 硝磺 960ml+90%莠去津 1200ml,加 300ml 助剂, 兑水 120kg~150kg 机械喷雾除草。 喷杆式喷雾机作业时, 喷液压力 3~4 个大气压,喷头高度距离杂草 50cm 左右。 7.4 防治病虫害 7.4.1 防治大斑病 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每公顷用 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 750~1000ml 喷雾 1 次~2 次, 间隔 7 天~10 天;或每公顷用 250g/L 吡唑醚菌酯 450ml~750ml 喷雾。 7.4.2 防治害虫 7.4.2.1 防治粘虫 6 月中下旬粘虫在 3 龄前,平均 100 株玉米有 50 头。达到防治指标时每公顷可选用 200g/L 氯虫苯 甲酰胺悬浮剂 150ml~225ml 或 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 240ml~300ml 或 30%乙酰甲胺磷乳油 2.7L~ 3.6L 兑水 300L/ha~450L/ha 喷雾处理。8 月上旬发生的三代粘虫进行人工捕杀。 7.4.2.2 防治玉米螟 生物防治:在越冬幼虫开始复苏化蛹前,每立方米秸秆用 100g(5bi1/g~10 bi1/g)白僵菌粉剂, 3 DB2308/T092-2021 使用喷粉器打入垛内。大喇叭口期每公顷用 8000IU/u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 2.25kg~3kg,加细沙灌心。 在玉米螟产卵期释放赤眼蜂,当玉米螟化蛹率达 20%后推 10d 第一次放蜂(大约 7 月 10 日~20 日),间 隔 5d~7d 第二次放蜂,放蜂第一次 0.21mil./ha,第二次 0.241mil./ha。 化学防治:每公顷可选用 200g/L 氯虫甲酰胺悬浮剂 45ml~75ml 或每公顷用 40%氯虫·噻虫嗪水分 散粒剂 120g~180g 或每公顷用 4.5%高效氯氰菊酯 450ml~600ml 喷雾。 8 收获 8.1 收获时期 一般在 10 月 5 日以后玉米生理成熟时,适时晚收。 8.2 收获质量 应符合 NY/T 1355 的规定,收获后玉米要及时降水收储。 8.3 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粉碎并进行灭茬,然后深翻将秸秆扣至 30cm 深土层。 4

pdf文档 DB2308-T092-2021 玉米品种邦玉917生产技术规程 佳木斯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08-T092-2021 玉米品种邦玉917生产技术规程 佳木斯市 第 1 页 DB2308-T092-2021 玉米品种邦玉917生产技术规程 佳木斯市 第 2 页 DB2308-T092-2021 玉米品种邦玉917生产技术规程 佳木斯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0 10:56:2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