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01.040.65 B 40 DB4117 驻 马 店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17/T 287—2020 牛羊布鲁氏菌病消毒操作技术规范 2020 - 10 - 15 发布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0 - 31 实施 发 布 DB4117/T 287—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畜牧局提出。 本标准归口于驻马店市畜牧兽医标准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长垣市农业农村局、扶沟县动物卫生监督 所、扶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洛阳市吉利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汝州市畜牧局、西华县动物 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遂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遂平县农业农村局、上蔡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沈丘 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西平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新蔡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周口市淮阳区农业 农村局、周口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汝南县畜禽改良站、焦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华县 动物卫生监督所、项城市畜禽改良站、平舆县动物卫生监督、西平县蔡寨回族乡农业服务中心、遂平县 动物卫生监督所、西平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永彬、雷志刚、张洪伟、冯富有、王伟杰、孟培培、马云、贾趁、尼金荣、 徐月霞、刘芳、彭赟、李万里、麻丽雅、王红秋、刘嘉鹏、李娜娜、刘红波、邓赵亮、张飞、廉万里、 冯书真、武秋菊、刘娜、许保光、王贤。 I DB4117/T 287—2020 牛羊布鲁氏菌病消毒操作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殖场的消毒对象、消毒方法、养殖场不同环节消毒操作技术、消毒效果评价、消毒 记录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中实施的消毒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5981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GB 16569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消毒 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从而阻止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消毒方法通常 包括化学和物理方法。 3.2 物理消毒 应用物理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 3.3 化学消毒 应用化学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 3.4 生物消毒 应用发酵等生物学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3.5 消毒剂 1 DB4117/T 287—2020 能杀灭环境或物体等传播媒介(不包括生物媒介)上的微生物,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 4 消毒剂的选择 首选杀毒灵、聚维酮碘;其次新洁尔灭、过氧乙酸、来苏尔、氢氧化钠或生石灰、复方亚氯酸钠等 消毒剂。 5 消毒对象 5.1 人员 场内工作人员和外来人员。 5.2 饲养环境 饲养牛羊圈舍以及通往牛羊棚舍的通道及周围空间;牛羊舍内的垫料及牛羊排泄物等;饲养员、 防疫员、兽医等相关人员和工作环境。 5.3 牛羊体 包括活体牛羊及病死牛羊。 5.4 附属设施设备 饲料库、供电、供水以及兽医卫生器械、运输工具,以及饲养、清扫工具等。 5.5 其他 人员防护用品以及饮用水、空气以及废弃物等。 6 消毒设施 6.1 牛羊养殖场大门口入口消毒池两侧应设置长度可覆盖全车的大棚式或立柱式消毒设施;消毒池长 度应大于进入的最大车辆轮胎周长的 1.5 倍以上,宽度与入口等宽,消毒池底长度不低于 4m、深度不 低于 0.3 m,池内消毒液深度至少能淹没到轮毂;消毒液 3 d~5 d 应彻底更换一次(应避免日晒、雨 淋和污泥浊水流入池内),可根据车辆通过频次决定消毒液更换频率。 6.2 生产区入口配置人员进入的更衣消毒间,配备喷雾消毒设备或紫外线灯及更衣换鞋凳设施,地面 设有消毒垫。 6.3 牛羊养殖栋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 6.4 养殖场配备喷雾消毒器、火焰喷射器等消毒器具。 7 消毒方法 7.1 浸液消毒 2 DB4117/T 287—2020 用规定浓度的消毒溶液对消毒对象进行浸泡消毒。浸泡消毒前应将浸泡物洗涤干净后再行浸泡,药 液要浸没物体,浸泡时间30 min~60 min,浸泡液温度应在60℃以上。主要适用于器具消毒、浸泡工作 服、鞋靴等。 7.2 喷雾消毒 采用规定浓度的化学消毒剂,用喷雾装置将消毒液雾化成15 μm的细小雾滴,较长时间的悬浮于空 气中,适用于人员消毒、 舍内消毒、 带畜消毒、 环境消毒与车辆消毒等。 7.3 紫外线消毒 3 将紫外灯吊装在消毒房间的天花板或墙壁上,离地面2.5 m左右。 按1 w/m 配置相应功率紫外灯, 紫外灯照射消毒时间应大于30 min。紫外线灯照射杀灭病原微生物,适用于消毒间、更衣室的空气消毒 及工作服、鞋帽等物体表面的消毒。 7.4 喷洒消毒 在畜禽舍周围、入口和畜禽舍等洒石灰水,灭活病原微生物和病毒。 7.5 火焰消毒 在畜禽经常出入的地方用喷灯的火焰瞬间喷射消毒。适用于笼舍、栏杆、地面、墙面及耐高温器物 的消毒。 7.6 熏蒸消毒 熏蒸前先将畜禽舍透气处封严,温度保持在20 ℃以上,相对湿度达到60%~80%, 甲醛与高锰酸钾 之比为2:1。 容器的容积应大于甲醛溶液体积的3~5倍, 用于熏蒸的容器应靠近门, 操作人员应避免 甲醛与皮肤接触。操作时先将高锰酸钾加入陶瓷或金属容器中, 再倒入少量的水,搅拌均匀,再加入 甲醛后人即离开,密闭畜禽舍,熏蒸24 h以上。适用于密闭式空舍及污染物表面的消毒。 7.7 生物消毒 主要用于牛羊养殖场粪便和垃圾的消毒,一般采取发酵法。 8 养殖场不同环节消毒操作技术 8.1 人员消毒 8.1.1 工作人员 进入生产区须经“踩、照、洗、换”消毒程序(即踏踩消毒垫消毒,照射紫外线,洗 澡或消毒液洗手,更换生产区工作服、 胶鞋或其它专用鞋等),经过消毒通道方可进入。 8.1.2 外来人员 不能进入生产区,若必须进入生产区时,应按 8.1.1 进行严格消毒。 8.1.3 工作人员每次离开生产区时,用消毒剂洗手,更换工作服,并将换下的工作服用消毒剂浸泡, 洗涤后熏蒸消毒或在阳光下曝晒消毒。 8.1.4 进出不同圈舍应换穿不同的橡胶长靴,将换下的橡胶长靴洗净后浸泡在消毒槽中,并洗手消毒。 8.2 牛羊体表消毒 3 DB4117/T 287—2020 牛羊体消毒通常采用喷雾消毒,带畜消毒时应选择对人畜安全、无毒无刺激性的消毒药,常用的消 毒药有0.1%~0.3%过氧乙酸、0.1% 次氯酸钠、0.1%新洁尔灭等。消毒时将喷雾器的喷头喷嘴向上喷出 雾粒,雾粒直径大小控制在80 μm~120 μm ,喷雾量以牛羊的体表湿润为度。 8.3 牛羊圈舍环境消毒 8.3.1 空圈舍消毒 牛羊全部出栏后,先喷洒一些消毒药压尘,在做好防止牛羊粪便粉尘被人体吸入的情况下,彻底清 扫舍内污染物,然后对通风口、天花板、墙壁等部位进行彻底清扫,清除饮水器、饲槽的残留物及所有 垫草、粪污,运往无害化处理区进行无害化处理;经过清扫后,用清水进行冲洗。对较脏的污物,先进 行人工刮除干净后再冲洗;经彻底清洗干燥后,用消毒药对围墙、地面、栅栏等整个圈舍进行喷洒消毒; 垫板等耐高温用具用喷灯火焰消毒或使用消毒液浸泡,洗净晾干后至紫外线下或太阳下暴晒;必要时用 20%石灰浆刷墙壁。或密闭门窗后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4 h。 8.3.2 带牛羊圈舍消毒 8.3.2.1 消毒前清扫污物。包括墙壁等处的粪便、污物、垫料及房顶、墙角、舍内的灰尘。 8.3.2.2 带牛羊消毒,应按照 8.2 进行严格消毒。 8.3.2.3 消毒后畜舍内空气质量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 NY/T 388 的要求。 8.4 设施设备及运输工具消毒 8.4.1 对金属设施、设备采取火焰、熏蒸等方式消毒。 8.4.2 运载健康动物及其产品的运输工具,机械清除后,用消毒剂喷洒。 8.4.3 运载疑似染疫、染疫及病原污染的动物、动物产品的运输工具应参照《关于转发河南省畜禽运 输车辆洗消中心建设指南的通知》驻防指办〔2019〕12 号执行。 8.5 人员防护用品消毒 8.5.1 耐热、耐湿纺织品消毒 8.5.1.1 煮沸消毒 30 min。 8.5.1.2 用流通蒸汽消毒 30 min。 8.5.1.3 用 250 ml/L~500 ml/L 有效氯消毒剂浸泡 30 min。 8.5.1.4 用高压灭菌蒸汽消毒 30 min。 8.5.2 不耐热制品消毒 8.5.2.1 过氧乙酸熏蒸消毒 消毒衣物均匀分开悬挂室内,密闭门窗,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 ml(或1 g/m3),放置瓷或玻 璃容器中,加热熏蒸1 h~2 h。 8.5.2.2 消毒柜消毒 将消毒物品置环氧乙烷消毒柜中,在54℃、相对湿度80%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800 mg/L)消 毒4 h~6 h。 8.5.3 护目镜、靴子等胶制品消毒 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或浸泡30 min后,清水冲 洗干净。 4 DB4117/T 287—2020 8.6 用具的消毒 8.6.1 饮水器、食槽等用具每天进行洗刷,定期消毒。用 0.1%新洁尔灭、0.1%~0.3%过氧乙酸消毒。 饲养场的金属设施、设备,可用火焰进行消毒。 8.6.2 圈舍内外用具应分开,运输饲料及粪便的工具应严格分开。每天清除完粪便后,所有用具必须 清洗干净并进行喷雾消毒。 8.6.3 免疫用注射器、针头及相关器械每次使用前、后均煮沸消毒或使用后要经高压灭菌进行灭菌,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8.6.4 兽医诊疗器械、配种器械、产房的接产器械,每次使用后都要经高压灭菌消毒。 8.7 饮水和空气消毒 8.7.1 常用的饮用水消毒方法为化学消毒法,一般选用溶于水的含氯消毒剂。饮水器、水管及水箱可 用有效浓度漂白粉溶液浸泡或冲洗消毒。 8.7.2 常用的空气消毒方法是利用紫外消毒或熏蒸消毒。 8.8 废弃物及污物消毒 8.8.1 病牛羊的粪尿 可采取堆积密封发酵方式,或按每可采取堆积密封发酵方式,或按每升粪尿加干次氯酸钠200 g(即 1份次氯酸钠加5份粪尿),或最终作用浓度为40000 mg/L有效氯的其他含氯消毒剂搅匀作用2 h后,进 行深埋处理。 8.8.2 病牛羊污染的饲料、垫料和垃圾 采取深埋发酵处理或焚烧处理。牛羊粪便,运往远离场区的储粪场,统一在硬化的水泥池内堆积发 酵1个月以上。储粪场周围要定期消毒,可用火碱或撒石灰消毒。 8.9 污染水体消毒 8.9.1 静止污水消毒 测定污水的容积,而后按有效氯80 mg/L~100 mg/L的量

pdf文档 DB4117-T 287-2020 牛羊布鲁氏菌病消毒操作技术规范 驻马店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17-T 287-2020 牛羊布鲁氏菌病消毒操作技术规范 驻马店市 第 1 页 DB4117-T 287-2020 牛羊布鲁氏菌病消毒操作技术规范 驻马店市 第 2 页 DB4117-T 287-2020 牛羊布鲁氏菌病消毒操作技术规范 驻马店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2:17:1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