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275558.5 (22)申请日 2022.03.18 (71)申请人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普路 115号C座 (72)发明人 邹超洋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泽方誉航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884 专利代理师 陈照辉 (51)Int.Cl. G06T 7/00(2017.01) G06V 10/762(2022.01) G06K 9/62(2022.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图像质量判断方法、 装置、 设备及存储 介质 (57)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像质 量判断方 法、 装置、 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 技术方案通过根据原始 图像集合中各个原始图 像的温度均值确定原始统计信息, 并基于第一图 像类中心和第二图像类中心对原始图像集合进 行聚类处理, 确定聚类处理后第一图像类中心和 第二图像类中心所对应的原始图像, 并根据第一 图像类中心对应的原始 图像的温度均值确定第 一聚类统计信息, 以及根据第二图像类中心对应 的原始图像的温度均值确定第二聚类统计信息, 最后根据原始统计信息、 第一聚类统计信息和第 二聚类统计信息确定原始 图像是否均在红外相 机的热稳定状态拍摄得到, 快速准确地判断原始 图像集合的图像温度测量质量。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5页 附图5页 CN 115272162 A 2022.11.01 CN 115272162 A 1.一种图像质量判断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确定原始图像集合中各个原始图像的温度均值, 并基于所述温度均值确定原始统计信 息; 基于第一图像类中心和第 二图像类中心对所述原始图像集合进行聚类处理, 分别确定 聚类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图像 类中心和所述第二图像 类中心对应的原 始图像; 根据所述第 一图像类中心对应的原始图像的温度均值确定第 一聚类统计信 息, 以及根 据所述第二图像 类中心对应的原 始图像的温度均值确定第二聚类统计信息; 基于所述原始统计信息、 所述第一聚类统计信息和所述第二聚类统计信息, 确定所述 原始图像集 合中的原 始图像是否均在红外相机的热 稳定状态拍摄得到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质量判断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第 一图像类中心和 第二图像类中心对所述原始图像集合进行聚类处理, 分别确定聚类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图像 类中心和所述第二图像 类中心对应的原 始图像, 包括: 初始化第一图像类中心和第 二图像类中心, 基于设定的聚类度量标准为所述原始图像 集合中各个原始图像分配类标签, 所述类标签包括与第一图像类中心对应的第一类标签和 与第二图像 类中心对应的第二类标签; 基于所述 聚类度量标准迭代更新所述原始图像集合中各个原始图像对应的类标签, 确 定所述第一类标签和所述第二类标签对应的原 始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质量判断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所述 聚类度量标准 迭代更新所述原始图像集合中各个原始图像对应的类标签, 确定所述第一类标签和所述第 二类标签对应的原 始图像, 包括: 基于所述原始图像集合中各个原始图像相对于所述第 一图像类中心的第 一加权距离, 以及所述原始图像集合中各个原始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二图像类中心的第二加权距离, 迭代 更新所述原 始图像集 合中各个原 始图像对应的类标签; 基于更新后的所述第一图像类中心所对应的原始图像更新所述第一图像类中心的第 一类中心信息, 以及基于更新后的所述第二图像类中心所对应的原始图像更新所述第二图 像类中心的第二类中心信息, 直至迭代 残差小于残差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质量判断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聚类度量标准包括类中 心温度均值和类中心索引均值; 所述第一加权距离为所述第一类标签对应的原始图像的温度均值和所述类中心温度 均值的差, 与所述第一类标签对应的原始图像的图像索引值和所述类中心索引均值的差的 加权求和结果; 所述第二加权距离为所述第二类标签对应的原始图像的温度均值和所述类中心温度 均值的差, 与所述第二类标签对应的原始图像的图像索引值和所述类中心索引均值的差的 加权求和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质量判断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所述原始统计信 息、 所述第一聚类统计信息和所述第二聚类统计信息, 确定所述原始图像集合中的原始图 像是否均在红外相机的热 稳定状态拍摄得到, 包括: 基于所述原 始统计信息计算所述原 始图像集 合对应的原 始峰度评价 值; 基于所述第一聚类统计信息计算所述第一图像 类中心对应的第一峰度评价 值;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272162 A 2基于所述第二聚类统计信息计算所述第二图像 类中心对应的第二峰度评价 值; 基于所述原始峰度评价值、 所述第一峰度评价值和所述第二峰度评价值的比较结果, 确定所述原 始图像集 合中的原 始图像是否均在红外相机的热 稳定状态拍摄得到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质量判断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所述原始峰度评价 值、 所述第一峰度评价值和所述第二峰度评价值的比较结果, 确定所述原始图像集合中的 原始图像是否均在红外相机的热 稳定状态拍摄得到, 包括: 在所述第一峰度评价值大于所述原始峰度评价值, 并且所述第 二峰度评价值大于所述 原始峰度评价值时, 确定所述原始图像集合中的原始图像并非均在红外相机的热稳定状态 拍摄得到; 在所述第一峰度评价值小于等于所述原始峰度评价值, 或所述第 二峰度评价值小于等 于所述原始峰度评价值时, 确定所述原始图像集合中的原始图像均在红外相机的热稳定状 态拍摄得到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质量判断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始统计信 息包括统计 均值和统计标准差, 所述统计均值基于所述原始图像集合中各个原始图像的温度均值的均 值确定, 所述统计标准差基于原 始图像集 合中各个原 始图像的温度均值的标准差确定; 所述第一聚类统计信 息包括第 一聚类均值和第 一聚类标准差, 所述第 一聚类均值基于 所述第一图像类中心对应的原始图像的温度均值的均值确定, 所述第一聚类标准差基于所 述第一图像 类中心对应的原 始图像的温度均值的标准差确定; 所述第二聚类统计信 息包括第 二聚类均值和第 二聚类标准差, 所述第 二聚类均值基于 所述第二图像类中心对应的原始图像的温度均值的均值确定, 所述第二聚类标准差基于所 述第二图像 类中心对应的原 始图像的温度均值的标准差确定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质量判断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始峰度评价值基于以 下公式确定: 其中, N为原始图像集合中原始图像的 图像数量, mi为原始图像集合中图像序号为i的原 始图像的温度均值, SG mean为统计均值, SG std为统计标准差; 所述第一峰度评价 值基于以下公式确定: 其中, M为第一图像类中心对应的原始图像的图像数量, DGmean1为第一聚类均值, DGstd1为第一聚类标准差; 所述第二峰度评价 值基于以下公式确定: 其中, D为第二图像类中心对应的原始图像的图像数量, DGmean2为第二聚类均值,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272162 A 3
专利 一种图像质量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4:30:57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3 MB)
分享
友情链接
T-CESA 1040—2019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面向机器学习的数据标注规程.pdf
信通院 车联网白皮书 2023年.pdf
GM-T 0021-2012 动态口令密码应用技术规范.pdf
GB-T 12714-2009 镅铍中子源.pdf
T-CSTM 00411—2021 化学试剂 苯甲醇.pdf
信通院 移动数字广告与互联网反欺诈蓝皮报告.pdf
GB-T 36441-2018 硬件产品与操作系统兼容性规范.pdf
GB-T 21511.2-2008 纳米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 第2部分:技术要求.pdf
A_White_Paper_of_AIGC_GPT-4_Empowering_Telecom_Sector.pdf
T-XJNFCP 002—2023 预制菜保质期通用规范.pdf
GB-T 10180-2017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pdf
GB-T 41316-2022 分散体系稳定性表征指导原则.pdf
安华金和 基于数据安全治理.pdf
GM-T 0083-2020 密码模块非入侵式攻击缓解技术指南.pdf
GB-T 19345.1-2017 非晶纳米晶合金 第1部分:铁基非晶软磁合金带材.pdf
GB-T 34942-2017 信息安全技术 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评估方法.pdf
GB-T 21825-2008 玻璃纤维土工格栅.pdf
ISO SAE 21434 Road vehicles— Cybersecurity engineering.pdf
GB-T 41798-2022 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功能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GB-T 30277-2013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电子认证机构标识编码规范.pdf
1
/
3
24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1.3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