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674010.X
(22)申请日 2022.06.30
(73)专利权人 盐城创能新屏蔽材 料有限公司
地址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 盐都区大冈镇
呈祥路1号科创大厦461室
(72)发明人 程冰莹 吴焕岭 李冠志 赵强
王婷婷 徐国华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丽水创智果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3278
专利代理师 冯恩娟
(51)Int.Cl.
F26B 21/00(2006.01)
F26B 23/00(2006.01)
F26B 25/00(2006.01)
F26B 25/02(2006.01)B65G 47/74(2006.01)
B65G 37/00(2006.01)
C03B 37/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玄武岩纤维软化烘干 输送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加工技术领域, 尤其为
一种玄武岩纤维软化烘干输送装置, 包括加工
箱, 所述加工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道, 所述加
工箱的内腔连通有管道, 所述管道的表面连通若
干个呈等间距分布的喷嘴机构, 所述加工箱内腔
的底部设置有梳纤维帘传输机构, 所述加工箱的
内腔设置有角钉帘传输机构, 所述加工箱的内腔
设置有平帘传输机构。 本实用新型具备高效烘干
传输的优点,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通过梳纤维帘
传输机构、 角钉帘传输机构、 平帘传输机构、 加热
管道、 放置板、 动力组件、 传动组件、 调节组件和
烘干组件的配合使用, 起到了对加工物进行运输
和均匀烘干的作用, 不仅有效的进行软化脱 敏烘
干传输, 又减轻了下道加工 工序处理的难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7465309 U
2022.09.20
CN 217465309 U
1.一种玄武岩纤维软化烘干输送装置, 包括加工箱(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工箱(1)的
顶部连通有进料管道(2), 所述加 工箱(1)的内腔连通有管道(3), 所述管道(3)的表面连通
若干个呈等间距分布的喷嘴机构(4), 所述加工箱(1)内腔的底部 设置有梳纤维帘传输机构
(5), 所述加工箱(1)的内腔设置有角钉帘传输机构(6), 所述加 工箱(1)的内腔设置有平帘
传输机构(7), 所述加 工箱(1)内腔的两侧均连通有加热管道(8), 所述加工箱(1)的右侧开
设有出料口(9), 所述加工箱(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放置 板(10);
所述放置板(10)的顶设置有动力组件(1 1);
所述动力 组件(11)包含有与放置板(10)固定连接 的第一固定座(111), 所述第一固定
座(1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12), 所述放置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
(113), 所述第二固定座(1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14), 所述第一电机(112)和第
二电机(1 14)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蜗杆(1 15);
所述放置板(10)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传动组件(12);
所述传动组件(12)包含有与放置板(10)固定连接的L形块(121), 所述L形块(121)的一
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块(122), 所述防护块(122)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第一圆杆(123), 所述第一
圆杆(123)的底端贯穿至防护 块(122)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124), 所述第一蜗轮
(124)与蜗杆(115)啮合配合, 所述第一圆杆(123)的顶端贯穿至防护块(122)的外侧并固定
连接有连接座(125), 所述连接座(125)的内腔转动 连接有旋转杆(126), 所述旋转杆(126)
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27);
所述第一圆杆(123)的内腔设置有调节组件(13);
所述调节组件(13)包含有与第一圆杆(123)转动连接的第二圆杆(131), 所述第二圆杆
(131)的底端贯穿至第一蜗轮(124)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蜗轮(132), 所述第二蜗轮
(132)与蜗杆(115)啮合配合, 所述第二圆杆(131)的顶端贯穿至连接座(125)的外侧并固定
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3 3), 所述第一锥齿轮(127)和第二锥齿轮(13 3)啮合配合;
所述旋转杆(126)的表面设置有烘干组件(14);
所述烘干组件(14)包含有与旋转杆(126)表面固定连接的运行块(141), 所述运行块
(14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2), 所述固定杆(14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烘干风扇
(143), 所述烘干风扇(143)与第一电机(1 12)电性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软化烘干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置板
(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5), 所述 安装块(15)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软化烘干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L形块
(12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 块(16), 所述限位 块(16)的一侧与蜗杆(1 15)转动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软化烘干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置板
(10)的顶部开设有放置 槽(17), 且放置 槽(17)的形状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软化烘干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座
(125)的形状为凹形。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465309 U
2一种玄武岩纤维软化烘干输送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材料加工技 术领域, 具体为 一种玄武岩纤维软化烘干 输送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玄武岩纤维通过玄武岩石料经高温熔融后, 利用铂铑合金拉丝板高速牵拉形成的
纤维, 该纤维抗拉强度高、 弹性模量大、 耐腐蚀、 耐高温, 强度高, 同时还具有电绝缘、 耐腐
蚀、 耐高温等多种优异 性能, 此外, 玄 武岩纤维的加工过程中, 产生的废弃物少, 对环境污染
小, 且产品经使用废弃后可直接在环境中降解, 无任何危害, 是一种绿色环保材料, 目前现
有技术主要是针对玄 武岩纤维的加工工艺以及加工 设备的改进方面较多, 玄 武岩纤维由于
其优异的性能, 常作为增强材料来用, 由于其模量大, 抗弯能力强, 在纺织服装上应用较少,
一般的玄 武岩纤维由于模量高, 抗弯刚度高, 无法进 行纺纱织造, 其制备对皮肤刺痒感非常
明显, 不适合进行服装成衣加工 。
[0003]本技术方案针对以上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玄武岩软化脱敏烘干传送装置, 该装置
在玄武岩纤维加工过程中不能有效的进行软化脱敏烘干传输, 从而加大了后道工序的玄 武
岩纤维加工处理的难度, 并且在烘干时并不均匀, 因此导致加工物的表面出现部 分潮湿, 从
而造成需要重新加工, 既费时费力, 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者的收益, 因此, 我们提出
一种玄武岩纤维软化烘干 输送装置, 亟 待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玄武岩纤维软化烘干输送装置, 具备高效烘干传
输的优点, 解决了该装置在玄武岩纤维加工过程中不能有效的进行软化脱敏烘干传输, 从
而加大了后道工序的玄武岩纤维加工处理的难度, 并且在烘干时并不均匀, 因此导致加工
物的表面出现部 分潮湿, 从而造成 需要重新加工, 既费时费力, 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
者收益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玄武岩纤维软化烘干输送
装置, 包括加工箱, 所述加工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道, 所述加工箱的内腔连通有管道, 所
述管道的表面连通若干个呈等间距分布的喷嘴机构, 所述加工箱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梳纤维
帘传输机构, 所述加工箱的内腔设置有角钉帘传输机构, 所述加工箱的内腔设置有平帘传
输机构, 所述加工箱内腔的两侧均连通有加热管道, 所述加工箱的右侧开设有 出料口, 所述
加工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放置 板。
[0006]所述放置板的顶设置有动力组件。
[0007]所述动力组件包含有与放置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座, 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一侧固
定连接有第一电机, 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 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一侧固
定连接有第二电机, 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蜗杆。
[0008]所述放置板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传动组件。
[0009]所述传动组件包含有与放置板固定连接的L形块, 所述L形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465309 U
3
专利 一种玄武岩纤维软化烘干输送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4:42:3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