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346330.2
(22)申请日 2022.05.31
(73)专利权人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13200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鑫 城大
道8899号
(72)发明人 林华 刘添江 连治国
(74)专利代理 机构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特殊普通 合伙) 13126
专利代理师 曹芸丽
(51)Int.Cl.
B65G 15/22(2006.01)
B65G 13/00(2006.01)
B65G 47/7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铝壳供料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壳供料装置, 包括
机架, 以及设于机架同侧的进料机构和出料机
构, 其中, 机架上设有沿自身高度方向往复移动
的上料平台和卸料平台; 进料机构 包括进料驱动
件, 以及承接进料驱动件驱使的进料部, 进料部
用于将层叠布置有多个铝壳的物料盒, 沿设定 路
径输送至 上料平台的上方, 物料盒可定位于上料
平台上; 出料机构包括出料驱动件, 以及承接出
料驱动件驱使的卸料部, 卸料部用于将由上料平
台移至卸料平台上的空置物料盒, 沿设定路径输
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铝壳供料装置, 进料机构
将装载有铝壳的物料盒输送至上料平台的上方,
待铝壳卸料后, 由卸料部将空置物料盒移送至卸
料平台, 无需人工停机处理, 能够提高设备生产
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17919742 U
2022.11.29
CN 217919742 U
1.一种铝壳供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 (1) , 以及设于所述机架 (1) 同侧的进料机
构和出料机构, 其中,
所述机架 (1) 上设有沿自身高度方向往复移动的上 料平台和卸料平台;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驱动件, 以及承接所述进料驱动件驱使的进料部, 所述进料部
用于将层叠布置有多个铝壳 (3) 的物料盒 (2) , 沿设定路径输送至所述上料平台的上方, 所
述物料盒 (2) 定位于所述上 料平台上;
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驱动件, 以及承接所述出料驱动件驱使的卸料部, 所述卸料部
用于将由所述上 料平台移至所述卸料平台上的空置的所述物料盒 (2) , 沿设定路径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铝壳供 料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进料部包括沿进料方向布置的第一进料部 (10) 和第二进料部 (11) , 所述第二进料
部 (11) 设于所述上料平台的上方, 所述物料盒 (2) 置于所述第一进料部上, 并依次被所述第
一进料部 (10) 和所述第二进料部 (1 1) 输送至所述上 料平台的上 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壳供 料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卸料部包括沿与进料方向相反的方向布置的第一卸料部 (12) 和第二卸料部 (13) ,
所述第二卸料部 (13) 设于所述卸料平台的上方, 空置的所述物料盒 (2) 置于所述第二卸料
部 (13) 上, 并依次被所述第二卸料部 (13) 和所述第一卸料部 (12) 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壳供 料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料部 (10) 和/或所述第一卸料部 (12) 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转辊 (100) , 各所
述转辊 (100) 的轴线与所述物料盒 (2) 和/或空置的所述物料盒 (2) 的输送方向正交设置 。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壳供 料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第二进料部 (11) 包括相对布置的一对进料输送带 (110) , 两所述进料输送带 (110)
位于所述上料平台相对的两侧, 所述第二卸料部 (13) 包括相对布置的一对卸料输送带
(130) , 两所述卸料输送带 (13 0) 位于所述卸料平台相对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壳供 料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物料盒 (2) 包括用于承载所述铝壳 (3) 的承载板 (20) , 以及设于所述承载板 (20) 相
对两侧的连接立板 (21) , 两所述连接立板 (21) 的端部设有导料端 (210)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壳供 料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上料平台上的所述物料盒 (2) 通过外 置的机械手移动至所述卸料平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壳供 料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机架 (1) 上设有第一升降驱动件和第二升降驱动件, 所述上料平台和所述卸料平
台分别连接 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和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壳供 料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物料盒 (2) 和所述上料平台之间, 和/或所述物料盒 (2) 和所述卸料平台之间设有
定位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铝壳供 料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物料盒 (2) 上的定位孔 (200) , 以及设于所述上料平台和/
或所述卸料平台上的定位销 (140) , 随所述上料平台和 /或所述卸料平台的上移, 所述定位
销 (140) 可插设于所述定位 孔 (200) 中。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919742 U
2铝壳供料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上料设备技 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铝壳供 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 机械化、 自动化、 标准化生产已经逐渐成为发展趋
势, 并逐步代替传统的手工劳动, 电池生产也转型升级, 在生产 组装过程中, 需要将电芯组
件插入铝壳内, 为更好 地实现电池机 械自动化 生产, 需要对铝壳进行自动化上 料。
[0003]锂离子电池生产工序 中有一道裸电芯入铝壳工序。 将裸电芯送入铝壳, 再进行顶
盖焊接, 从而完成电芯中工序的装配。 目前 空铝壳一般采用三个上料小 车设计, 小 车上用吸
塑盘进行铝壳的装载, 由于目前电芯尺寸越来越大, 目前常规设计, 小 车的储存物料时间为
25分钟以下, 人工上 料间隔时间短, 造成人力浪费, 影响生产 产能。
[0004]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三个小车分别为: 小车工位及工位二为满料状态, 工位三为空
车状态。 机器人从工位进 行抓取铝壳进 行装配, 三坐标模组从工位取吸塑盘放到工位三, 如
此往复。 传统上料机构下, 每次设备上料3个小车, 2个满料小 车, 一个空盘小 车。 当物料用完
后, 设备停机, 人工抽出小车进行换料操作, 将空料小车替换为满料小车后, 人工进行定位
工作, 定位完成后设备重新启动进行生产。 每次换 料时间约5mi n, 浪费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 本 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铝壳供料装置, 以改善铝壳供料方式, 提高设
备生产效率。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铝壳供料装置, 包括机架, 以及设于所述机架同侧的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 其
中, 所述机架上设有沿自身高度方向往复移动的上料平台和卸 料平台;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
进料驱动件, 以及承接所述进料驱动件驱使的进料部, 所述进料部用于将层叠布置有多个
铝壳的物料盒, 沿设定路径输送至所述上料平台的上方, 所述物料盒可定位于所述上料平
台上; 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驱动件, 以及 承接所述出料驱动件驱使的卸料部, 所述卸料部
用于将由所述上 料平台移至所述卸料平台上的空置的所述物料盒, 沿设定路径输出。
[0008]进一步的, 所述进料部包括沿进料方向布置 的第一进料部和第二进料部, 所述第
二进料部设于所述上料平台的上方, 所述物料盒置于所述第一进料部上, 并依 次被所述第
一进料部和所述第二进料部的输送至所述上 料平台的上 方。
[0009]进一步的, 所述卸料部包括沿与进料方向相反的方向布置的第一卸料部和第二卸
料部, 所述第二卸 料部设于所述卸 料平台的上方, 空置的所述物料盒置于所述第二卸 料部
上, 并依次被所述第二卸料部和所述第一卸料部 输出。
[0010]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进料部和/或所述第一卸料部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转辊, 各所
述转辊的轴线与所述物料盒和/或空置的所述物料盒的输送方向正交设置 。
[0011]进一步的, 所述第二进料部包括相对布置 的一对进料输送带, 两所述进料输送带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7919742 U
3
专利 铝壳供料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4:48:0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