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7.220 B36 怒 江 州 地 方 标 准 DB5333/T 1.1—2018 泸水草果综合标准 第 1 部分:泸水草果种籽种苗繁育技术规范 2018 – 06 – 20 发布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9 – 20 实施 发 布 DB5333/T 1.1—2018 前  言 泸水草果种植已有20余年,但至今仍无草果方面的相关标准。随着泸水草果种植面积的扩大,种植 技术日趋成熟;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同时,草果的用途也日益广泛,为规范泸水草果的种籽种苗、种植、 加工技术,以及便于贸易、仲裁、检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其相关法律的规定,特制 定《泸水草果综合标准》。 DB5333/T 1《泸水草果综合标准》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泸水草果种籽种苗繁育技术规范; ——第2部分:泸水草果栽培管理技术规范; ——第3部分:泸水草果鲜果采收规范; ——第4部分:泸水草果烘烤技术规范。 本部分为DB5333/T 1的第1部分。 本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符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的要求。 本标准由泸水县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领导小组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泸水县农业局、泸水县林业局、泸水县科学技术局、泸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泸 水县扶贫办、泸水县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何绍生、黄元校、董振兴、广波付、黄正忠、李开平。 I DB5333/T 1.1—2018 泸水草果综合标准 第 1 部分:泸水草果种籽种苗繁育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泸水草果种籽种苗的术语和定义、分布、特征特性、采选和制种、种苗繁育等。 本部分适用于泸水草果种籽种苗的生产。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2.1 草果 又称草豆蔻。为多年生草本。生长于略荫蔽而潮湿的阔叶林中土质肥润的地方。茎、叶、果均可提 芳香油。全果除作食品调料外还可入药,味辛性温。其果形有近圆形、椭圆形和纺锤形三个品种。 2.2 泸水草果 指在泸水县境内种植加工的草果。 2.3 种子 剥去鲜果果皮,可用作播种的果仁。 2.4 鲜果 未脱水、未剥果皮的成熟果实。 3 3.1 植物学及分布 植物学分类及学名 姜科,豆蔻属。Amomum taso-kocrevost et Lemarie。 3.2 分布 泸水县境内海拔900m~2000m范围均有分布。 4 特征特性 1 DB5333/T 1.1—2018 4.1 形态特征 草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6m~4m,全株有辛辣气味。根茎粗大,有节,横走,绿白色或 淡紫红色直径约2.5㎝。地上茎粗壮,直立或稍倾斜,淡绿色。叶互生,排列成2列,叶片数14片至16 片;叶鞘开放,抱茎,淡绿色,被疏柔毛,边缘膜质;叶舌先端圆形,长8 mm~12mm,膜质,锈褐色, 被疏柔毛;叶柄短或几无柄;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长50cm~100㎝,宽10cm~20㎝,先端渐 尖,基部渐狭,全缘,叶两面光滑无毛,叶片绿色或淡绿色。穗状花序从茎基部抽出,卵形或长圆形, 长9cm~13cm,径约5cm,每穗有小花60朵至100朵;苞片长圆形至卵形,长1.5 cm~2.8cm,宽0.7cm~ 1.8cm,先端钝圆,浅橙色;花冠白色;唇瓣中肋两侧具紫红色条纹。蒴果分为近圆形、椭圆形、纺锤 形三种,长2.5~4.0cm,径2cm,顶端具宿存的花柱残基,呈圆柱形突起,果皮熟时红色,干后紫褐色, 有不规则的纵皱纹(维管束),无毛;果梗长2 mm~5mm,基部有宿存的苞片。9月至10月花芽和叶芽同时 分化,来年3月至5月开花,花期持续2个月至3个月,6月至8月花谢后小果逐步长大,11月至12月果实成 熟,籽粒表面由白色转为棕褐色,呈多面不规则形状。 4.2 品种分类 4.2.1 近圆型品种 果形似球状,果实尾部圆滑,顶端稍凹,果实从头至尾有三条明显的线条,果皮较薄,果实红色, 果长2.6cm~2.8㎝,宽2.5cm~2.6㎝,果实排列紧密,挂果率较高,每穗有果26个至35个。 4.2.2 椭圆型品种 果实形状椭圆型,果实顶部稍突出,果皮较厚,果长2.8cm~3.5㎝,宽2.5cm~2.7㎝,果实排列紧 密,果实为红色或紫色,每穗有果17个至25个。 4.2.3 纺锤型品种 果实形状呈纺锤状,中部明显大于两头,果长 3cm~4 ㎝,宽 1.8cm~2.5 ㎝,每穗有果 15 个至 25 个。 4.3 生物学特性 草果怕热,怕旱,怕霜冻,适宜在年平均气温在18℃~20℃的温暖湿润气候生长。草果不耐强光, 需在略荫蔽、透光度约为30%~40%的富含腐植质、排水良好的山林谷地生长,以质地疏松的砂质土生长 较好,不宜在贫瘠和过粘的土地栽培。 5 选种及种籽处理 5.1 选种 从草果产区6年~10年大田中进行块选,在此基础上,选择结果较多,果实均匀,单果较大,果皮 呈紫红色,嚼之有甜味,饱满无病虫害的健壮果实作种子。 5.2 采集 11月至12月,草果种子成熟,此时收割果穗,按不同形状分别存放。 5.3 2 种籽处理 DB5333/T 1.1—2018 5.3.1 果实脱穗 选取优良果穗,及时把果实从果穗上剪下来,选个大,饱满,光泽好的果穗中部果实。 5.3.2 果皮剥裂 将优选出的果实剥去果皮,取出种子团,用草木灰或粗沙搓散种子团和外层的果肉及胶质。 5.3.3 贮存 用江沙或河沙拌匀堆捂,保持湿润。直到播种时筛出。 6 种苗繁育 6.1 苗圃地选择 6.1.1 海拔 海拨在900 m~1600 m为宜。 6.1.2 地形 背风,向阳,通风透光,交通便利,排灌良好的水田式的旱地。 6.1.3 土壤 质地为沙壤或粉沙壤。 6.1.4 肥力 含有机质、腐殖质较高的中、上等肥力的地块。 6.1.5 苗圃地整理 深翻30厘米,土垡细碎。墒宽1.2m~1.4m,沟深30㎝,沟宽30cm~40㎝,墒面平整无残渣。 6.2 播种 6.2.1 种子消毒 用1%生石灰水或0.3%多菌灵溶液浸种24小时至48小时。捞出洗净晾干待播。 6.2.2 播种方式 撒播或条播。 6.2.3 播种时间 冬播:11月至12月采鲜果后,及时剥去种皮,揉搓种粒,及时播种。 春播:2月至3月气温回升至12℃以后,从沙中筛出种籽,进行播种。 6.2.4 播种量 每亩用种籽15 kg~16 ㎏(种子的千粒重120~140粒)。 3 DB5333/T 1.1—2018 6.2.5 盖土覆膜 播种后及时盖细肥土1厘米左右,以不见种粒为宜。并用拱架覆膜,拱架高35cm~40㎝,覆上0.04~ 0.08的育苗膜四周压实。 6.3 管理 6.3.1 揭膜 幼苗展开2片至3片叶时,先将覆膜两头放风降温降湿,逐步揭膜练苗。 6.3.2 除草 及时清除杂草。 6.3.3 间苗 苗高3cm~4㎝,及时间苗,每平方米留苗100株至120株。 6.3.4 施肥 苗长至3叶施氮肥一次,以后视苗的长势情况追施磷、钾肥2次至3次。 6.4 病、虫、鼠害的防治 6.4.1 病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种子播后,浇水的同时用土壤消毒剂作土壤消毒。幼苗出土2叶至3叶时, 宜用杀菌剂如多菌灵、代森锰锌、广枯灵等及时进行叶面喷施,防治草果苗的立枯病,猝倒病。以后视 情况,宜选用50%多菌灵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用10mg呵米西达兑水15公斤等低毒低残留杀 菌剂进行叶面喷施防治叶枯病。 6.4.2 虫害防治 采用低毒、低残留杀虫剂进行浇施或叶面喷施,用25%功夫2000倍液罐根,。主要防治地下害虫和 食叶害虫。 6.4.3 鼠害防治 在播种前作一次全面的灭鼠,在幼苗成长过程中视具体情况适时灭鼠。 6.5 出圃 苗高30cm~50㎝,茎粗1㎝以上带1个分芽的草果苗即可出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5333-T 1.1-2018 泸水草果综合标准第1部分:泸水草果种籽种苗繁育技术规范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33-T 1.1-2018 泸水草果综合标准第1部分:泸水草果种籽种苗繁育技术规范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第 1 页 DB5333-T 1.1-2018 泸水草果综合标准第1部分:泸水草果种籽种苗繁育技术规范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第 2 页 DB5333-T 1.1-2018 泸水草果综合标准第1部分:泸水草果种籽种苗繁育技术规范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4:23:2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