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3004—2017 麦茬免耕机直播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Mechanical Direct Seeding Maize under No-Tillage after Wheat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12 - 30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1 - 30 实施 发 布 DB34/T 3004—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蚌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蚌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农业大学、阜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亳州市农 业技术推广中心、固镇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怀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五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雨、李金才、贾利萍、孙善军、 潘虹、马开响、邓坤、刘朝志、葛严鑫、 李春明、高仕朋、唐兴龙、王敬才、张庆利、赵丽、沈家万、马琨、任珺。 I DB34/T 3004—2017 麦茬免耕机直播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麦茬免耕机直播玉米栽培产地环境要求、前茬小麦种植收获要求、产量指标、品种选 择、种植密度、播种方式、栽培技术、机械收获。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沿淮淮北麦茬夏玉米种植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21962 玉米收获机械 技术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 作业质量 NY/T 740 田间开沟机械作业质量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628 玉米免耕播种机 作业质量 3 产地环境要求 产地环境要求应符合 GB 15618、GB 5084、GB 3095 的规定。 4 前茬小麦种植收获要求 4.1 播种要求 前茬小麦采用机械条播,行距 20 cm。 4.2 收获秸秆处理方式 4.2.1 秸秆粉碎抛撒 小麦收获采取联合收割机作业,联合收割机加装粉碎抛撒装置,麦秸应符合 NY/T 500 的规定。 合格粉碎长度≤15 cm,粉碎长度合格率≥85%,抛撒不均匀率≤20%,漏切率≤1.5%,粉碎后秸 秆抛撒均匀。 1 DB34/T 3004—2017 4.2.2 秸秆带状分布 小麦收获采取联合收割机作业,联合收割机无秸秆粉碎抛撒装置,割茬高度≤15 cm,割茬高度一 致,收割机匀速直线行走,秸秆自成带状。 5 产量指标 2 2 玉米籽粒产量指标 500 kg/667m ~600 kg/667m 。 6 品种选择 选用适合安徽省小麦茬夏玉米种植的紧凑或半紧凑耐密植、综合抗性好的玉米品种。 7 种植密度 2 2 2 沿淮地区种植密度 3800 株/667m ~4000 株/667m ,淮北地区种植密度 4500 株/667m ~5000 株 2 /667m 。 8 播种方式 8.1 等行距种植 小麦秸秆粉碎均匀抛撒或秸秆未均匀抛撒进行二次机械灭茬,玉米种植行距 60 cm。 8.2 宽窄行种植 小麦秸秆带状分布,玉米种植宽行根据草带宽度自行调整为 80 cm~100 cm ,窄行 40 cm~60 cm。 9 栽培技术 9.1 种子处理 采用包衣的玉米种子。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 9.2 播种期 适宜播种期为 6 月上中旬。 9.3 种肥同播 9.3.1 作业机械 采用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一次完成施肥、播种、镇压等作业,覆土镇压严实。播种机械作业质量 应符合 NY/T 1628 的规定。 9.3.2 底墒要求 适宜玉米播种底墒为土壤相对含水量 70%~75%,墒情不足,要先造墒后播种。 2 DB34/T 3004—2017 9.3.3 播种 2 2 播种量 1.5 kg/667m ~2 kg/667m ,播种深度 3 cm~5 cm。 9.3.4 施肥 施肥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采用化肥侧深施方式,化肥施在玉米种植行右侧 3 cm~5 cm,施 2 2 肥深度 8 cm~10 cm,施肥量为颗粒状的高浓度(≥40%)玉米配方肥 40 kg/667m ~50 kg/667m 。 宜增施有机肥。 9.4 机械开沟 渍涝灾害频发田块,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采用田间机开沟,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740 的规定,开 沟深度 30 cm,沟宽 20 cm,畦面宽度 5 m~8 m。 9.5 化学除草 2 在玉米 3 叶~5 叶选用玉米芽后除草剂,如用 24%烟嘧·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 50 ml/667m ~ 2 55 ml/667m 兑水 25 kg~30 kg 喷施,但不能与有机磷杀虫剂同期施用,以免产生药害。 9.6 病虫害防治 玉米田间主要病虫害宜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控及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化学防治应符合 GB/T 8321、NY/T 1276 的规定,提倡使用低毒低残留、广谱、高效农药。 主要病虫害防治时期、防治指标及推荐药剂使用剂量或浓度见附录A。 9.7 追肥 2 2 在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追施穗肥,追肥量为尿素 10 kg/667m ~15 kg/667m 。 9.8 防旱排涝 遇旱(土壤相对含水量≤55%),晴天中午叶片出现卷曲,傍晚或清晨仍不能恢复时及时灌溉;遇涝 及时疏通三沟,排除田间积水。 10 机械收获 10.1 收获机械要求 玉米收获采取联合收割机作业,收获机械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 GB/T 21962 的规定。 10.2 成熟期 玉米成熟期的标志是果穗苞叶呈黄白色蓬松变干,籽粒灌浆线(玉米灌浆进程中,籽粒顶部硬化的 胚乳组织与下面的乳状部分形成一个横向的界面,其表面呈现一条分界线)消失,黑色层出现,籽粒变 硬。 10.3 收果穗 玉米成熟后,采用果穗收割机直接收果穗。 10.4 收籽粒 3 DB34/T 3004—2017 玉米成熟后,籽粒含水量≤25%可直接采用玉米籽粒收割机直接收获。 4 DB34/T 3004—2017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防治时期、防治指标及推荐药剂使用剂量或浓度 表A.1 防治对象 主要病虫害防治时期、防治指标及推荐药剂使用剂量或浓度 防治时期 防治指标 孕穗期 病株率 20% 小(大)斑病 弯孢叶斑病 南方锈病 茎腐病 苗 期、 根腐病 孕穗期 粗缩病 灰飞虱 玉米螟 棉铃虫 粘 虫 蚜 虫 苗 期 拔节至 抽穗期 抽雄期 病株率 10% 预防 推荐药剂使用剂量或浓度 /667m2 70%甲基硫菌灵 600 倍喷雾 10%苯醚甲环唑 500 倍~800 倍喷雾 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30 g~60 g 喷雾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喷雾 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5 g 兑水喷雾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40 ml 兑水喷雾 5 头/100株 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 20 g~30 g 兑水喷雾 苏云金杆菌 16000 iu/mg 可湿性粉剂 250 g~300 g 兑水喷雾 500 头/100株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倍喷雾 200 g/l%氯虫苯甲酰胺 7 g~10 g 稀释后对准玉米基部及周围喷 二点委夜蛾 幼苗至 拔节期 1 头/1m2 雾 4%高氯甲维盐 10 g~20 ml 稀释 1000 倍液对准玉米基部及周围 喷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34-T 3004-2017 麦茬免耕机直播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3:51:4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