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40 B 64 备案号:61545-2019 广 DB44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44/T 2154—2018 龙脑樟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cultivation for d-borneol type of Cinnamomum camphora 2019 - 07 - 24 发布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8 - 01 实施 发 布 DB44/T 2154—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培育目标与生长指标 ................................................................ 1 5 苗木培育 .......................................................................... 2 6 造林 .............................................................................. 3 7 抚育管理 .......................................................................... 4 8 采收与更新 ........................................................................ 4 9 病虫害防治 ........................................................................ 4 10 建档 ............................................................................. 4 I DB44/T 2154—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科技与交流合作处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华清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迎利、凌凤清、曾璐、林涛、姚兰伊、何波祥、周丽华、蔡燕灵、张谦、连 辉明、刘志、黎旭、林胜、姚燕飞。 本标准首次发布。 II DB44/T 2154—2018 龙脑樟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龙脑樟(d-borneol type of Cinnamomum camphora)培育目标与生长指标、苗木培育、 造林、抚育管理、采收与更新、病虫害防治与建档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龙脑樟工业原料林的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LY/T 1607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LY/T 2460 樟树培育技术规程 DB44/T 772 营造林工程档案管理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龙脑樟 d-borneol type of Cinnamomum camphora 枝叶富含天然冰片(天然右旋龙脑)的樟树类型。 4 培育目标与生长指标 4.1 培育目标 培育用于提取天然冰片的龙脑樟林分。 4.2 生长指标 龙脑樟新造林生长指标见表1。 1 DB44/T 2154—2018 表1 龙脑樟新造林生长指标 -2 林龄/a 树高/m 地径/cm 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kg·hm ) 1 1.0±0.1 1.5±0.2 6300±300 2 2.0±0.2 3.0±0.5 12300±600 3 3.1±0.6 6.8±1.8 26000±1300 5 苗木培育 5.1 扦插育苗 5.1.1 采穗圃营建 5.1.1.1 圃地 宜选择交通方便、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供水排水方便的平地或缓坡。全垦整地后作埂挖穴,穴规 格为40 cm×40 cm×30 cm,每穴施有机肥1 kg+钙镁磷肥0.25 kg作底肥。种植株行距为(0.8~1.0)m ×1.0 m。 5.1.1.2 母株来源 选择经过测定及小试生产、枝叶龙脑粗油得率0.80%以上、提纯后右旋龙脑综合得率0.55%以上的单 株,通过无性繁殖培育并且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一年生壮苗作为采穗母株。 5.1.1.3 种植时间 在春天雨季定植。 5.1.1.4 矮化树形 定植的次年冬季将主干截至50 cm~60 cm,此后每次采截穗条都进行截干。 5.1.1.5 抚育管理 植后当年抚育2次~3次,结合抚育每株施复合肥50 g+尿素50 g。每次剪取穗条后要进行一次全面松 土、除草,并适当灌溉和施肥,每株施复合肥50 g+尿素50 g。 5.1.2 扦插时间 11月到次年3月上旬。 5.1.3 插床 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条件好、土壤疏松肥沃的苗圃地。扦插苗床用砖砌成高30 cm、宽100 cm,长 度视地形而定,步道宽25 cm~30 cm,床底中央开暗沟通至苗床外。若用大田作圃地应做高床、开深沟, 中央及四周开设的排水沟深度应低于步道30 cm,以防积水。基质采用黄心土为宜,粉碎铺平,厚15 cm~20 cm。扦插前一周用0.2%高锰酸钾消毒,并用薄膜盖好。插床上架设2 m高固定荫棚,透光率30%~40%。 5.1.4 插穗 2 DB44/T 2154—2018 选择0.5 a~1.0 a生无病虫害、健壮的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穗长6 cm~8 cm,顶部离节0.5 cm 处剪成光滑平口,基部带斜口剪断,每穗保留叶芽1个~2个,顶部保留1片叶。扦插前先将插穗用甲基托 布津或多菌灵溶液浸泡1 h,再用100 mg/kg的ABT生根粉浸泡插穗1.5 h~2.0 h。剪取插穗后应当天完成 扦插。 5.1.5 扦插 扦插株距3 cm~5 cm,插穗插入土深3 cm~4 cm。插好后压紧土,淋透水,并覆盖塑料薄膜密封保 温保湿。 5.1.6 插后管理 保持苗床空气湿度80%以上、温度29 ℃以下。每10 d~15 d打开薄膜一次,及时除草、浇水,同时 喷施0.1%的磷酸二氢钾,15 min~20 min后再覆盖薄膜密封。4个月~5个月后揭去塑料薄膜,炼苗30 d~40 d,期间每1 d~2 d喷水1次。 5.1.7 移苗 炼苗后,将扦插苗移植到已装好黄心土为基质的营养袋定植,采用(8~10)cm×10 cm规格的圆筒 状容器袋。移苗前将苗床和容器袋营养土淋透水,起苗时要保持根系完整,幼苗移入深度略高于根颈即 可,并淋足定根水。 5.1.8 苗期管理 移苗后1周~2周每天浇水1次,此后逐渐减少,每月喷施1次~2次0.5%的磷酸二氢钾,或1%~2%复合 肥+尿素,也可交替喷施。 5.2 组培育苗 参照LY/T 2460执行。 5.3 苗木出圃规格 Ⅰ级苗地径≥0.50 cm,苗高≥50 cm;Ⅱ级苗地径0.40 cm~0.50 cm,苗高40 cm~50 cm。 6 造林 6.1 林地选择 造林地应选择交通方便、易于作业、地势较平缓且海拔在400 m以下的缓坡或平地,且土壤土层60 cm 以上、肥沃疏松、水气通透性良好。 6.2 造林设计 按GB/T 15776和LY/T 1607执行。 6.3 整地 宜造林前1个月带状清理林地,清除杂草、灌木,穴状整地,穴规格为40 cm×40 cm×30 cm。 6.4 回土与施基肥 3 DB44/T 2154—2018 挖穴时,分别将表土与心土置于穴的两侧,风化10 d~15 d后再回填。穴内先回填一半表土再施基 肥,每穴施复混肥(有机肥1 kg+尿素50 g+过磷酸钙50 g)或复合肥100 g,充分搅拌混匀后再将全部 心土填入,之后再将穴周围0.3 m范围内的表土铲至穴上。 6.5 密度 2 2 株行距为(1.3~1.5)m×(1.5~2.0)m,即定植密度为3330株/hm ~5130株/hm 。 6.6 栽植 宜在3月~4月雨季进行,用一年生Ⅱ级以上苗木种植。栽植前一天,应将苗木充分淋透水,运输、 分苗及栽植时应保护容器中的基质不松散。栽植时,剥去容器,保持土球完整不松散,将苗植入穴中央, 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土成小土包。栽植深度应超过苗木根颈2 cm~3 cm,苗木较 高时,可适当深栽。定植一个月后进行补苗。 7 抚育管理 7.1 除草松土 每年2次,夏、冬季各一次,铲除滋生的灌木杂草并松土。 7.2 追肥 定植后当年秋季每株施复合肥50 g+尿素50 g;第2年春、冬季各追肥1次,春季每株可施复合肥50 g+ 尿素50 g,冬季每株可施复合肥100 g;第3年开始春季和采收后每株可施复合肥50 g+尿素50 g。施肥 采用沟施法,在距植株树冠投影处环状开沟,沟深20 cm~25 cm。宜在下雨前2 d~3 d进行追肥,施肥 后及时覆土成小土包。 8 采收与更新 8.1 采收 定植后第3年起可采收,以后每1年~2年采收一次,当年10月~次年1月进行。保留树桩高度0.5 m~0.6 m。 8.2 更新 采收后及时进行抚育,清除杂树并进行除草、松土和施肥等作业,以促进树木继续萌芽生长。萌芽 林抚育管理参照7.1和7.2执行。 9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参照LY/T 2460执行。 10 建档 参照DB44/T 772执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44/T 2154—2018 A 广东省地方标准 龙脑樟培育技术规程 DB44/T 2154—2018 * 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印刷 广州市海珠区南田路 563 号
DB44-T 2154-2018 龙脑樟培育技术规程 广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3:02:5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