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DB12 天 津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2/ T 518—2014 水稻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Rules of oper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rice seed 2014 - 04 - 22 发布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07 - 20 实施 发 布 DBXX/ XXXXX—XXXX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起草人:郑爱军 于福安 王姝逸 顾红艳 贾子玉 李国斌。 本标准2014年4月首次发布。 I DBXX/ XXXXX—XXXX 水稻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育秧技术、秧田管理、本田管 理、去杂、收获及运输贮藏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常规水稻的良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GB/T 17316-1998 水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范 NY 5117-2002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直立穗型水稻品种 erect panicle rice varieties 成熟期穗中部穗茎夹角小于 40°。 3.2 半直立穗型水稻品种 semi- erect panicle rice varieties 成熟期穗中部穗茎夹角 40°~50°。 3.3 弯曲穗型水稻品种 curved panicle rice varieties 成熟期穗中部穗茎夹角大于 50°。 4 技术要求 4.1 良种田要求 良种田必须选择无检疫性病害、土壤肥力中上、排灌方便的地块。同时要避开村庄道路、高大树木, 远离水稻育种材料,实行连片种植。良种田环境空气质量要求、灌溉水质量要求、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要 1 DBXX/ XXXXX—XXXX 求应符合 NY 5117-2002 的规定。 4.2 品种要求 选择经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或天津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引种并在天 津市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采用的原种质量应符 GB/T 17316-1998 的规定,生产的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2008 的规定。 5 育秧技术 采用塑料钵盘旱育秧技术。 5.1 秧田选择 选择地势较高、平坦、含盐碱轻、渗透性好、灌排方便、田间路通畅,以上茬是旱田地为佳。 5.2 整地做畦 秧田条宽 25m 左右,设置排灌渠;按规格 15m~20m 设置秧池,两池之间设置毛渠排水;畦宽 2m。 2 旋耕平整,去除根茬,搂平,平整后压实,667m 表施硫酸铵 10kg、磷酸二铵 10kg。 5.3 床土配制 作为床土的土壤要求 pH5.5~6,不符合这一指标的土壤作床土必须用调酸剂调酸。 5.3.1 床土配制比例 (按 100kg 床土计算) :肥沃旱田土或稻田表层细土 86.15kg、 腐熟粉碎猪粪 8kg、 硫酸铵 0.3kg、 磷酸二铵 0.3kg、硫酸钾 0.2kg、硫酸锌 50g、调酸剂 5kg。床土要在播种前 10d 混匀过筛堆闷,以利调 酸剂与土、肥的充分混合。 5.3.2 床土用量 2 667m 净秧田床土用量为12000kg~13000kg。 5.4 播种 5.4.1 种子处理 浸种前晒种 1d,按每 5kg 稻种用 16%咪鲜胺·杀螟丹可湿性粉剂 15g 兑适量水浸种 4d~5d,把浸 好的稻种捞出,并将水控净,用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150g 拌稻种 50 kg,堆闷 12h。 5.4.2 播种期 生育期 170d 以上的品种 4 月上旬播种,生育期 160d~170d 的品种 4 月上、中旬播种,生育期 160d 以下的品种 4 月中、下旬播种。 2 DBXX/ XXXXX—XXXX 5.4.3 摆盘装底土 将规格长 58cm、宽 28cm 及高 3cm 秧盘,横向两排整齐摆放在整好的畦面上,随摆随装床土,刮平, 底土厚 1.5cm~2cm。 5.4.4 播种 覆表土 千粒重 25g 的品种,每盘播干种 110g,其它品种播量可按公式:该品种播量=(25g/该品种千粒重) ×110g 计算。播种要均匀,播种后覆土 0.5cm,以不露种为适宜。 5.4.5 喷施除草剂 2 覆表土后,667m 床面均匀喷施 50%杀草丹 350mL,喷药后要及时灌水;也可采用覆表土后先灌水, 然后将杀草丹喷施在水面上,待水自然渗干后再盖膜。 5.4.6 插竹片(竹竿) 用规格的2.2m竹片(竹竿)按50cm的间距插成拱形,拱顶端与盘面垂直高度约35cm,插入点与盘间 距5cm 。 5.4.7 覆膜灌水 选用厚 0.014mm 薄膜,覆膜后两侧钉木桩系绳、拉紧,覆膜后灌水。灌水掌握一慢二透的原则,灌 水深 10cm 左右,水自然渗干后压好灌水口。 6 秧田管理 6.1 密封保温期 棚内温度 25℃~30℃,如棚内温度 35℃以上应降温。床土水分充足时,通风降温;床土水分不足 时,灌水降温。播种浇水后 3d~4d,发现床面起白皮、种子不露芽,要及时补水,灌水后及时将水放 走。 6.2 炼苗期 秧苗达到 1 叶 1 心~2 叶时,进入炼苗期。通风炼苗时,由拱棚顶端开始打孔,每隔 2m 左右打一 个直径 8cm(拳头大小)的孔,随着秧苗生长,在顶端及拱棚两侧由上往下、由稀变密、由小变大,逐步 增多增大,插秧前 5d 左右揭膜,揭膜时,薄膜的 50% 以上面积被打穿。根据苗床干湿程度,每 2d~ 3d 灌水一次,遇风大或高温天气每天灌水一次,灌水后排干、不存水。 6.3 成苗期 秧苗 4 叶~4.5 叶进入成苗期。选择晴朗天气灌水揭膜。揭膜后特别是遇大风或高温天气,要保持 2 水层,防止立枯病发生,667m 追施硫酸铵 20kg 左右。 6.4 秧田病虫害防治 3 DBXX/ XXXXX—XXXX 秧田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见表1。 表 1 秧田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防治时期 防治内容 推荐药剂 2叶1心 阔叶杂草及马唐、稗草 立枯病 苗2叶1心~4叶期 用量及用法 2 20%敌稗乳油 每667m 用药500mL喷施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每667m 用药150g喷施 20%氰戊菊酯乳油+2%阿维 稻水象甲、潜叶蝇等虫害。 菌素乳油 稗 草 25%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 揭膜后至移栽前 2 2 每667m 用药20mL+10ml,喷施 2 每667m 用药40g喷施 20%氰戊菊酯乳油+25%吡蚜 多种害虫 酮可湿性粉剂+2%阿维菌素 2 每667m 用药20mL+20g+10ml喷施 乳油 7 本田管理 本田管理关键技术为适期插秧、宽行稀植、配方施肥及科学管水。 7.1 插秧 秧龄 35d-45d 插秧为适宜,选择无风或风力小于 3 级的天气插秧。直立穗型~半直立穗型品种,行 2 距 30cm,株距 15~16cm,插秧密度为(1.3~1.5)万穴/667m ;弯曲穗型品种,行株 30cm、株距 17~ 2 20cm,插秧密度为(1.1~1.3)万穴/667m 。 7.2 施肥 施肥应 N、P、K、Zn 配合使用。 7.2.1 施肥量 2 中等地力地块,弯曲穗型品种 667m 施尿素 32.5kg、磷酸二铵 12.5kg、硫酸钾 10kg 及硫酸锌 1.5kg。 直立穗型~半直立穗型尿素用量可增加至 35kg~37.5kg,其它肥料用量同上。 7.2.2 施肥方法 拉荒洗碱后结合整地, 将氮素化肥的 85%及全部的磷、钾、锌做底肥,剩余的 15%氮肥做孕穗肥(7 月 20 日前后),一般用量尿素不超过 5kg。 7.3 灌水 插秧期要求灌浅层水;分蘖期灌水 10cm~15cm;分蘖末期(6 月底-7 月初)根据苗情晒田 7d 左右; 4 DBXX/ XXXXX—XXXX 孕穗期至灌浆初期,正常灌水 10cm 左右;灌浆后期至成熟期可 3d~4d 浇一次,间歇灌溉;收割前 7d 左右停水。 7.4 本田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本田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见表2。 表 2 本田病虫害防治技术 防治时期 防治内容 破口初期和齐穗期 穗颈稻瘟病 水稻破口前(8月10日左右) 推荐药剂 用量及用法 2 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或40%稻瘟灵乳油 每667m 用药100g或100mL喷雾 稻曲病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 每667m 用药20mL喷雾 发病初期和7d以后 胡麻叶斑病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 每667m 用药15mL~20mL喷施 发病初期 水稻纹枯病 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或井冈霉素水剂 每667m 用药50g或200mL喷雾 6月中旬和8月上旬 二化螟 40% 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每667m 用药8g喷雾 百穴虫量达1000头时 稻飞虱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每667m 用药20g喷雾 条纹叶枯病 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 可结合防治稻飞虱,治虫防病 2 2 2 2 2 每 667m 用药 20mL~25mL 喷施。插秧 2 插秧前及插秧后5d-7d 稻水象甲 20%氰戊菊酯乳油 前沟渠埝埂,插秧后田埂及稻田四周 1m~2m 处 耙地后插秧前 稻田杂草 与插秧前间隔20d 稻田杂草 插秧后15d 水绵 插秧前 插秧后 60%丁草胺乳油+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 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 2 每 667m 用药 150mL+15g,土壤封闭 2 每 667m 用药 20g,拌化肥或细土施入 2 45%三苯基乙酸锡 每 667m 用药 70g 拌化肥或细土施入 田埂除草 20%百草枯水剂 每 667m 用 250mL 喷施 田埂除草 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20%敌稗乳油 每 667m 用 60g+250mL 喷施 2 2 8.去杂 在整个水稻生长季节,结合各项农事操作,做好经常性的去杂、去劣工作。水稻良种田必须保证苗 5 DBXX/ XXXXX—XXXX 期、花期、成熟期 3 次以上去杂。拔除的杂株带到种子田以外处理,杜绝只拔杂穗不拔全株的做法。 9.收获 良种田最佳收获期在水稻成熟后期,收获前检测含水量,稻谷水分

pdf文档 DB12-T 518-2014 水稻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天津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2-T 518-2014 水稻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天津市 第 1 页 DB12-T 518-2014 水稻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天津市 第 2 页 DB12-T 518-2014 水稻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天津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8:10:0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