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5.020.20 B 20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1389—2011 盆周山区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2011 - 12 - 28 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 - 03 - 01 实施 发 布 DB51/T 1389—2011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盆周山区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 ........................................................ 1 I DB51/T 1389—2011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宣汉县农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南山、刘永红、杨勤、陈德全、卢学兰、任厚连、谢力、王小中等。 II DB51/T 1389—2011 盆盆周山区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宣汉县农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南山、刘永红、杨勤、陈德全、卢学兰、任厚连、谢力、王小中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4-2000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DB51/T 872-2009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DB51/T 1188-2011 四川省玉米育苗移栽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盆周山区 本区地处四川盆地的外缘,主要包括雅安、绵阳、达州市的北部,德阳、成都二市的西部,乐山市 的西南部等山区县,该区生态条件较差,山高坡陡,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3.2 超高产玉米 2 在适宜的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下,采用综合配套优化栽培技术,在较大面积上可稳定达到每667m 产 1000kg的产量或比一般生产条件下同生育期主栽对照品种增产30%以上。 4 盆周山区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 4.1 种子准备 4.1.1 品种选择 选用丰产、优质、熟期适宜、耐密、抗(耐)主要病、虫害,适宜山区种植并通过审定的优良杂交 1 DB51/T 1389—2011 品种。 4.1.2 种子处理 4.1.2.1 精选种子 选择饱满、健壮、种子质量达到GB 4404.1-2008 规定的种子做种,剔除破碎、无胚和病虫籽粒。 4.1.2.2 晒种 播前晒种2d-3d。 4.1.2.3 包衣或拌种 用专用种衣剂包衣。也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75%甲拌磷乳油按种子重 量的0.2%对未包衣种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鸟兽为害。农药品种选用和用量应符合GB/T 8321 农药合理 使用准则的规定(以下同)。 4.2 大田准备 4.2.1 田块选择 在年日照时数1200h以上、玉米产量形成期昼夜温差7℃以上、生育期内降水量600mm以上区域内选 择通风、向阳、地势平坦、水源方便,便于管理的地块。净作田块应选择小春作物为蔬菜或冬马铃薯的 田块;间套作田块应选择规范开厢,开厢宽度150cm-200cm,间套作作物带宽70cm-100cm,玉米预留行 宽为80cm-100cm,间套作物以马铃薯、蔬菜为主的田块。 4.2.2 整地 净作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深翻,做到根茬翻埋良好,耕深25cm-35cm;播前用微耕机进 行整理,将土打细,达到待播状态,并注意保墒。 间套作田块:在播前一个月进行整地,耕翻25cm-35cm。播前用耕机进行整理,将土打细,使土壤 达到待播状态,并注意保墒。 4.2.3 防虫除草 4.2.3.1 防治地下害虫 2 小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区域或地块,撒施毒土,每667m 用50%辛硫 磷0.25kg,或40%甲基异柳磷0.5kg掺细土25kg,结合播、栽前耕作撒入土壤。 4.2.3.2 化学除草 2 杂草严重发生的地块,在播前5d-7d每667m 用百草枯水剂800倍-1000倍液50kg均匀喷洒于地面。 4.3 2 农膜准备 DB51/T 1389—2011 4.3.1 农膜规格 选用幅宽80cm,厚度0.005mm-0.008mm 的普通聚乙烯薄膜。 4.3.2 农膜用量 每 667㎡用量2.0㎏-3.0㎏。 4.3.3 地膜覆盖 移栽前20d-30d进行,具体操作按照DB51/T 872-2009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进行。 4.4 育苗移栽技术 4.4.1 播种 春播时间一般为3月20日-4月20日。根据所在区域的自然灾害特点(避开倒春寒和高温伏旱)和耕 作制度可适当提早或推迟。播种量一般每亩2.0kg-2.5kg。 4.4.2 育苗方式 可采用营养块(方格)、肥团、软盘、营养杯和秸秆营养基等方式育苗,具体育苗操作按照DB51/T 1188-2011 四川省玉米育苗移栽技术规程进行。 4.4.3 移栽技术 4.4.3.1 移栽时间 玉米苗1叶1心时开始移栽,2叶1心栽结束,不宜超过3叶1心,具体管理措施按照DB51/T 1188-2011 四川省玉米育苗移栽技术规程进行。 4.4.3.2 移栽技术 应按照DB51/T 1188-2011 四川省玉米育苗移栽技术规程进行分级、定向、错窝移栽和栽后管理。 4.4.3.3 移栽密度 超高产田玉米种植密度要求高于大田生产,一般半紧凑型玉米品种种植密度每667㎡ 4000-4500 株,紧凑型品种种植密度每667㎡ 5000-6000株。 4.4.3.4 4.4.3.4.1 种植形式 平作 宽窄行种植。宽行距100cm-150cm,窄行距50cm。根据单、双苗和种植密度确定窝距。 4.4.3.4.2 垄作 3 DB51/T 1389—2011 宽窄行种植。垄宽50cm-60cm,垄沟宽100cm-140cm,抢墒起垄,垄高5cm-10cm。垄面低度瓦背形, 种两行玉米,窄行距30cm-40cm。 4.5 施肥 4.5.1 底肥 底肥在覆膜前施入,一般每 667㎡施有机肥料2000kg-3000kg,尿素10.5 kg-13.0 kg(或碳酸氢氨 28 kg-35 kg)、过磷酸钙40kg-50kg、氯化钾10kg-15kg 或三元复合肥30kg-40kg,硫酸锌1kg,施于窄 行内的施肥沟内,施后覆土。 4.5.2 拔节肥 玉米拔节期追肥以氮(N)肥为主,5片-6片可见叶或移栽后12d-15d时,每667 ㎡追施尿素5.0kg-8.0 (或碳酸氢氨18.7kg-22.7kg)。结合灌水或雨前在株间用机具打孔或用锄头挖窝施入,施后覆土,压好 地膜破口。 4.5.3 穗肥 玉米大喇叭口期,或抽雄前10d-15d,或手摸其顶部有膨大感时,每667 ㎡追施尿素17.5kg-22.0kg (或碳酸氢氨46.7kg-58.7kg)。结合灌水或雨前在株间用机具打孔或用锄头挖窝施入,施后覆土。 4.5.4 粒肥 应根据植株长相而定,若植株发生脱肥现象,则追施粒肥。每667 ㎡追施尿素5.0kg(或碳酸氢氨 10.0kg-15.0kg),打穴深施。也可用1%-2%尿素与0.2%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每667 ㎡用溶液70kg-100kg。 4.6 浇水 3 3 一般结合底肥、拔节肥和穗肥施用进行浇水,浇水量为每 667㎡每次1.5m -2.0m 。 4.7 中耕 4.7.1 苗期中耕除草 玉米苗期(移栽后至拔节前)中耕一般进行2-3次,移栽成活后进行第1次浅中耕,耕深3cm-4.5cm; 拔节前再进行1次-2次中耕,苗旁宜浅(3cm-4.5cm),行间宜深(9cm-12cm)。 4.7.2 4 穗期中耕培土 DB51/T 1389—2011 玉米穗期(从拔节至抽雄穗)一般进行两次中耕培土。在拔节前后至小喇叭口期,结合施拔节肥进 行深中耕小培土,将肥料埋入土中,行间的泥土培到玉米根部形成土垄。在大喇叭口期结合重施穗肥, 再进行1次中耕高培土,培土高度7cm-8cm。 4.8 化控技术 目前生产上使用较多的化控药剂有玉米健壮素、玉得乐、金得乐和玉黄金等产品,可选用其中1种 进行化控。 4.8.1 玉米健壮素施用技术 在1%-3%的早发植株已抽雄,50%的雄穗将要露头时(用手摸其顶部有膨大感)用药最为适宜。 每667㎡用30ml兑水20kg,晴天均匀喷在上部叶。 4.8.2 玉得乐施用技术 于6片-11片叶时,每667㎡用25ml兑水15kg-20kg叶面喷雾。 4.8.3 金得乐施用技术 一般在玉米7片-11片叶时,每667㎡用30ml兑水15kg-20kg喷雾。 4.8.4 玉黄金施用技术 在6片-10片叶时(玉米株高0.5m-1m)使用,每667㎡用20ml兑水30kg喷雾。 4.8.5 注意事项 喷药时间与浓度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实施。药液要随配随用,不能久存,而且也不能与农药、化 肥混用,以防失效。喷药后4个小时遇雨要重喷,重喷时药量要减半。 4.9 人工辅助授粉 4.9.1 人工授粉 宜选择晴朗微风天气,于上午露水干后(9时-11时)进行,要边采粉边授粉。将采集到的新鲜花粉, 除去颖壳后集中于大纸上或装入授粉器中抖落在每株雌穗花丝上,隔天进行,2次-3次即可。 4.9.2 辅助授粉 选择晴朗无风天气,于上午10时-12时,两人各执2m长杆沿垄沟或田边行进。两杆顶绑上麻绳,使 玉米雄穗增加晃动散粉,改善授粉条件,提高受精效果。 4.10

pdf文档 DB51-T 1389-2011 盆周山区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1389-2011 盆周山区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1389-2011 盆周山区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1389-2011 盆周山区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23:24:1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