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5.020.20 CCS B 05 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 5305/ T 96—2022 木薯间作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2022 - 12 - 01发布 2023 - 01 - 01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05/T 96 —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 与种质资源研究所、隆阳区瓦房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记明、刘光华、段春芳、严 炜、李月仙、张林辉、刘 倩、姜太玲、肖明昆、 沈绍斌、白丽娜、熊贤坤、杜 丽、罗 鑫、李忠贤。 DB5305/T 96 —2022 1 木薯间作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木薯间作玉米栽培的术语和定义、选地与整地、品种选择、种植时期、种植方法、田 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内木薯间作玉米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356 木薯 种茎 NY/T 2046 木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DB5305/T 59 保山市山地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立型 木薯株型直立不分枝,或高位分枝且分枝角度较小。 3.2 斜插法 木薯种茎下端呈4 5°~60°角斜插于土中,留2 ~3个芽眼向上露出表土。 3.3 间作 在同一田地,同时期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4 选地与整地 4.1 选地 4.1.1 气候条件 一年中有250 d 以上无霜期,年平均温度18℃以上,海拔1 200 m 以下的低热区。 DB5305/T 96 —2022 2 4.1.2 土壤条件 宜选用砂壤土,中上等肥力,排灌方便,坡度≤25°的耕地。 4.2 整地 种植前进行深翻耕、曝晒,耕作深度30 cm ~40 cm,曝晒天数≥15 d 。按根据木薯生长所需营养元 素及土壤养分状况一次性撒施全生长期所需肥料,每667 m2 5 品种选择 施腐熟有机肥1 000 kg、尿素 10 kg~15 kg、 过磷酸钙20 kg~25 kg 、硫酸钾12 kg~ 15 kg混合均匀撒入地表,随即翻耕入土,细碎土块,清除杂物。 按照种植规格,每隔50 cm起垄盖膜,垄宽50 cm、高 10 cm~15 cm,垄面上平铺宽50 cm 、厚0.012 mm~ 0.02 mm的黑色塑料膜或银色双色膜,四周用土块压紧。 5.1 木薯 选用直立型、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通过审定或登记的木薯品种。常见品种有华南205 、 桂热4号、云热薯1 号等。 5.2 玉米 选用株型紧凑、株高中等、抗逆性强、中早熟,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并在当地种子管理部门备案, 适宜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广适的玉米良种。 6 种植时期 3~4月,平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雨后,木薯与间作的玉米同期种植,若遇干旱且无灌溉条件可 适当推迟。 7 种植方法 7.1 种植规格 木薯种植在垄上,玉米种植在垄沟内,木薯种植株行距为(80 ~90)cm×100 cm,每667 m 2种植740~ 834株;玉米种植穴行距为(40~ 50)cm×100 cm,每穴种植两株,每667 m2 7.2 木薯 种植2 668 ~3 335株。 7.2.1 种茎选择 应符合NY/T 356 的规定。 7.2.2 种茎处理 将种茎砍成每段20 cm~ 25 cm,在种茎下部两个芽眼之间斜切,切口倾斜度为30°~ 45°,切口长 3 cm~5 cm。 播种前, 用40% 啶虫脒可溶性粉剂1 500 倍液和5.7%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2 000 倍液混合液浸泡种茎5 min~ 10 min。 7.2.3 用种量 DB5305/T 96 —2022 3 每667 m2 7.2.4 种植方法 用种量为75 kg ~100 kg。 按株距斜插法种植于垄中,芽眼朝外,露出≤5.0 cm 种茎,种茎芽向与行向为同一方向。 7.3 玉米 7.3.1 种子选择 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的规定,使用包衣种,包衣种符合GB/T 15671 的规定。 7.3.2 用种量 每667 m2 7.3.3 种植方式 用种量为1.3 kg ~1.7 kg。 按种植规格在未盖膜行间打穴点播,每穴播3 ~4粒种子,播后覆土3 cm ~4 cm。 8 田间管理 8.1 木薯田间管理 8.1.1 补苗 植后20 d ,苗高10 cm时用斜插法进行补苗。 8.1.2 间苗 在苗高15 cm~20 cm 时进行间苗,拔除弱苗、病苗,每穴留1 ~2株壮苗。 8.1.3 中耕除草 植后30 d ~40 d,苗高15 cm~20 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植后60 d ~70 d,进行第二次中 耕除草。 8.2 玉米田间管理 8.2.1 查苗补苗 3叶1心前移苗补缺,在阴雨天全天或晴天下午4:00 后带土移栽,浇足定根水。 8.2.2 间苗定苗 5~6叶期进行间苗、定苗,按计划密度拔大、拔小,留中间。 8.2.3 中耕管理 6~7叶期结合中耕除草追施苗肥,每667 m2追施尿素2.9 kg~3.4 kg ;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施 穗肥,每667 m2 9 病虫害防治 追施尿素7.4 kg ~8.4 kg ,追施硫酸钾1.7 kg ~2 kg。

pdf文档 DB5305-T 96-2022 木薯间作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5-T 96-2022 木薯间作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1 页 DB5305-T 96-2022 木薯间作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2 页 DB5305-T 96-2022 木薯间作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9 17:30:0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