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 揭 DB/4452 阳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452/T 6-2022 邹堂梨生产技术规程 Zou Tangli produces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2022-08-18 发布 揭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11-18 实施 发布 DB 4452/T 6-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标准由揭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揭阳市榕城区农业农村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奕楷、郑长鸿、洪霞。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Ⅰ DB 4452/T 6-2022 邹堂梨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邹堂梨生产的苗木培育、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 病虫害防治、克服梨树“翻花”和果实采收。 本规程适用于南亚热带气候,春夏雨水充沛、秋冬干旱、日照长;赤红壤、轻壤土,有机质含量丰 富的旱地、丘陵台地、谷地的揭阳范围内邹堂梨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邹堂梨 zou tangli 邹堂梨产自于桑浦山东南麓丘陵地带,也就是分布于地都镇南陇、仙埔、枫美、乌美诸村。邹堂梨 系蔷薇科(Rosaceae)梨属(Pyrus)植物,是砂梨(P.pyrifolia Nakai)系统的一个品种。落叶性 乔木果树,树势中等,幼树树冠直立,枝条细长。成年结果树树冠较开张,枝条斜生。叶大,阔卵形, 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叶缘有尖锐锯齿,叶色深色。花为散房花序,2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开花。果实圆 形,中等大小,单果重 200g 左右,果皮青色,带有分布均匀的褐色锈点。果心较小,内白,肉质细致 而脆,汁多味甜。成熟期 8 月中上旬至中下旬,为中熟品种,品质优良。 3.2 砧木 rootstock 指嫁接繁殖时承受接穗的植株。 3.3 接穗 scion 指果树或经济农作物稳定的母本的枝条。 1 DB 4452/T 6-2022 3.4 农业防治 agricultural control 指利用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技术、主观地对作物生态系统加以调整,从而避免或减轻病虫杂草危害的 防治方法。 3.5 物理防治 physical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指根据害虫对某些物理因素反应的规律,利用物理因子的作用防治害虫的方法。 4 苗木培育 4.1 砧木的选择 选用实生棠梨(即野生刺梨)。 4.2 接穗的选择 选择品种纯正、生势健壮、丰产优质的结果树作采穗母本树,选取树冠外围中上部的皮身嫩滑、生 长充实、芽眼饱满的 1 至 2 年生结果短枝。 4.3 嫁接时间 每年 1~2 月,“大寒”后至春芽萌动前为最适期。 4.4 嫁接方法 劈接和切接两种。 5 园地选择与规划 5.1 园地选择 选择通风向阳的山坡地和山脚地的赤红壤轻壤土为好,土壤 pH 值在 4.3~5.2 之间,有机质含量在 1.42%~1.45%最适。 5.2 园地规划 5.2.1 坡度在 5°以上应建立小梯田,坡度小的梯田面宽一些,坡度大可窄一些。 5.2.2 有条件的果园建立时,应配套喷灌设施。 5.2.3 大、中型果场规划内容包括作业区、防护林设置、灌水与排水系统、道路及建筑物设置等统一 规划,所占面积比例依次为 90%、2%、3%、3.5%,其他 1.5%。 6 栽植 6.1 挖穴、改土 2 DB 4452/T 6-2022 6.1.1 每 667m2 定穴 30~40 个,植穴规格为长×宽×深=1m×1m×1m。 6.1.2 填穴用火烧土、绿肥、堆肥等加适量石灰与表土分层填回。整理时每穴混入厩肥或土杂肥 50kg、 过磷酸钙 0.5kg。 6.1.3 6.2 植穴回填沉实后再整畦培墩,培成直径 1m,高 15cm~20cm 树盘。 定植 6.2.1 定植时期 以每年 1~2 月份春芽萌动前为宜。 6.2.2 苗木选用 应选用健壮无病虫害侵染的苗木种植。 6.2.3 配植授粉树 定植时配植红花梨做授粉树,每 10 株配植 1 株~2 株。 6.2.4 定植方法 定植时在树盘中心挖一小坑,放入苗木,株行距对齐,回土压实,压土时应从外围逐渐向内压紧。 以苗为中心,作高出地面 15cm~20cm 的树盘,种植深度比原苗圃的深度略深 1cm~2cm。 6.2.5 植后处理 植后淋足定根水,并用山草或稻草覆盖树盘。 7 土肥水管理 7.1 7.1.1 土壤管理 深翻扩穴改土 在 2 年~3 年内完成畦面深翻扩穴工作,于“立冬”后至春芽萌动前进行,深翻扩穴并结合施用基 肥,在植穴外围扩穴挖环状沟或平行沟,沟宽 80cm、深 80cm~100cm。土壤回填时每沟增施有机质肥 10kg 和石灰 0.5kg,表土放在底层,底土放在上层。 7.1.2 适时中耕 雨后适时中耕除草,保持表土疏松。生长期的中耕宜浅;采果后至落叶前不宜中耕,更不宜深耕, 以免过度伤根,造成过早落叶,引起“翻花”。 7.2 7.2.1 施肥 施肥原则 按照NY/T 496的规定执行。所施用的肥料不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是农业农村行政 主管部门登记或免予登记的肥料。 7.2.2 基肥 11~12 月施入,以豆饼、腐熟堆肥、猪粪、火烧土等农家有机肥为主。施肥量,初果期按每生产 1kg 2 2 梨施 1.5kg~2.0kg 优质农家肥计算;盛果期梨园每 667m 施 3000kg 以上,若施用商品有机肥每 667m 3 DB 4452/T 6-2022 施 200kg 以上。施用方法采用沟施,在树冠外围挖环状沟,沟深 40cm~50cm。 7.2.3 追肥 7.2.3.1 追肥数量 每生产 100kg 梨果需追施氮 0.4kg、磷 0.3kg、钾 0.4kg。 7.2.3.2 土壤追肥 第一次在萌芽前后进行,以氮肥为主,施肥量占全年 20%;第二次在果实第二次膨大前进行,以磷 钾肥为主,氮磷钾混合使用,施肥量占全年 20%;第三次在果实生长后期进行,以钾肥为主,施肥量占 全年 20%。施肥方法是树冠下开环状沟或放射状沟,沟深 10cm~15cm,施后及时覆土和灌水。 7.2.3.3 根外追肥 全年 4 次~5 次,生长前期 2 次,以氮肥为主;后期 2 次~3 次,以磷、钾肥为主。常用肥料浓度 为进口尿素 0.2%~0.3%、人尿 5%~10%、磷酸二氢钾 0.2%~0.3%、硼砂 0.2%。根外追肥应避开高温时 间。 7.3 水分管理 春夏多雨季节,注意雨后排水;夏秋干旱季节,注意灌水,个别春旱年份要进行春灌。灌水方法以 沟灌、滴灌、喷灌、穴灌等法为好,灌水要一次灌透。 8 整形修剪 8.1 定干及整形 在苗木定植后,高 80cm 左右时剪顶定干,干高 50cm~60cm,整形带内要有 8 个~10 个饱满芽;全 树留主枝 5 条~7 条,在中心干上分 2 层~4 层排列,第一层为 3 条,若为 4 层,多呈 3~2~1 式排列, 在最上一个主枝分叉处,待适当时候将中心干延长枝疏除,限制树冠高 3.5m~4.0m 即可。第一、二层 主枝间距 100cm~150cm;第二以上层间距以 60cm~80cm 为宜。第一层主枝保持在各自相对均衡的空间 方向发展,上层主枝采取上下插空、相互错开,外向延伸,以利枝叶生长;第一层主枝与中心干夹角 50°~80°,第二层及以上各层,宜渐减小,多为 50°~60°。第一层主枝各留副主枝 2 条~4 条,呈 侧面分层排列,第一副主枝距中心干 60cm~80cm,方位与其它主枝上的第一副主枝同侧;第一、二层 副主枝间距 70cm~80cm;以上各级主枝留副主枝 1 条~3 条。 8.2 8.2.1 结果树修剪 骨干枝的修剪 对延长枝,应每年在一次梢的中上部侧壮芽处短截。如骨干枝分生角度过小,应采取撑、拉、吊枝 和“里芽外蹬”,留枝外引,配合扭梢以及利用结果下垂等方式,开张主枝角度。盛果期后,应及时将 骨干枝回缩到健壮部位,使其重新复壮。 8.2.2 辅养枝的修剪 初结果树应适当多留辅养枝。一旦辅养枝产生妨碍或失去辅养结果的作用时,即行控制,采用加大 角度,去直留斜,去强留弱,逐渐短缩甚至疏除。 8.2.3 枝组的修剪 4 DB 4452/T 6-2022 8.2.3.1 对树势较强的梨树,宜先缓放不剪,任其伸长,缓和生长势,促进成花结果,然后再回缩, 培养成为中小型枝组。 8.2.3.2 对树势较弱的梨树,一般采用先截后放或连续短截法培养,长中果枝一律剪去花芽,充当营 养枝用,并严格控制全树花芽数量。 8.2.3.3 截。 9 对树势中等的梨树,采用先放后缩或先截后放的方法培养枝组,树势强时多疏剪,弱时多短 花果管理 9.1 保花保果 保花保果的措施有梨园放蜂、人工辅助授粉、喷生长调节剂和根外追肥等。花期和幼果期喷 0.1%~ 0.2%硼酸、10mg/kg~15mg/kg 萘乙酸钠、0.2%~0.4%磷酸二氢钾、0.3%~0.4%进口尿素等;采果前 15~ 30 天喷 15mg/kg~20mg/kg 萘乙酸钠,能有效地防止采前落果。 9.2 疏花疏果 9.2.1 疏花 疏弱留壮,疏密留稀,疏腋(花芽)留顶(花芽)、疏长(长中果枝的顶花芽)留短(短果枝的顶 花芽),疏外留内。对树冠顶部和强壮直立性大枝,可少疏或不疏,以果压枝。在一个花序上,疏中心 花,留侧生花。 9.2.2 疏果 第一次生理落果后每个健壮花序留 1 个~2 个果,保持叶果比 25:1~30:1 为宜。弱树和结果多的 树应早疏多疏,旺树和结果少的树应迟疏少疏;内膛弱枝多疏少留,外围强枝少疏多留;留大果、疏小 果,留好果疏病虫果和畸形果;留侧生果,疏中心果;留距骨干枝近的果,疏距骨干枝远的果。 9.2.3 套袋 在疏果定果后进行套袋,套袋材料采用专用果袋。 10 病虫害防治 10.1 防治原则 按GB/T 8321(所有部分)、NY/T 1276(所有部分)规定执行,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 倡生物防治;
DB4452-T 6-2022 邹堂梨生产技术规程 揭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09:57:24上传分享